青年排毒:通过运动实现身心的和谐平衡[善世堂]
杜秋娘曾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如果将青年比作花朵,你是否希望自己被“折”?被什么“折”,是毒素吗?想必你是不愿意的。那么,你应当开始对抗毒素了。
青年时期是人生中最灿烂的时光,身体发展接近成熟,精力充沛,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朝气。然而,在这美好之下,也隐藏着一些令人困扰的问题。现代许多年轻人的体能指标持续下降,肌肉僵硬萎缩,腰酸背痛的情况日益增多,这些都是毒素积累的迹象。让我们来看一个青年的健康案例:
小周——刚从大学毕业,在福州一家公司担任文职工作。除了日常工作,他还会和同事在单位玩几局CS,常常熬夜到凌晨。两周前,小周发现自己站立时腰部酸麻不听使唤,同事建议他去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查出了腰椎间盘突出。
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让许多年轻人不到三十岁就疾病缠身。脂肪肝、心脏病、胃溃疡等疾病屡见不鲜,甚至有人罹患乳腺癌,而更多的年轻人则因为压力过大、生活不规律,患上了失眠和轻度抑郁症。这些身体和心理上的毒素,无疑在折磨着本应健康、阳光的他们。
尽管许多年轻人意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佳,但真正去检查治疗、通过运动排毒改善状况的却不多[微信:yyds2488]。上海体育学院在“2007上海国际运动医学高层论坛”上对20至69岁人群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锻炼的坚持性逐渐提高,而25至35岁的年轻人坚持性最低。此外,许多年轻人进行运动排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节情绪、塑造体型,对排毒效果的期望并不准确。因此,因为运动排毒而受伤甚至猝死的年轻人数量在增加。
受伤的年轻人多是因为剧烈运动导致的髋关节或股骨头损伤。许多年轻人并未意识到这些身体损伤的严重性,只要不感到疼痛就以为已经痊愈。实际上,许多运动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转化为慢性关节疾病,尤其是关节损伤,特别是髋关节,可能导致股骨头坏死。
运动猝死发生最多的是30岁以下者,男性猝死率人人高于女性……据来自美国的统计,在参与运动的人群中,每年的运动猝死发生率约为二十五万分之一。其中,非运动员的发生率更高。一般来说这些运动猝死的人都有身体疾病,尤其为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没有进行检査,进行大运动量运动,很可能发生猝死,甚至一些人在做俯卧撑、跳舞时都会发生。而这一切以学校的体育达标测验、单位职工运动会、业余比赛中发生最多。
除了运动受伤外,在年轻人身上还出现运动的怪圈——沉睡的健身卡。在一些白领们常常光顾的BBS上,经常可以看到诸多转让信息:“虹口体育俱乐部的一年度游泳卡尚未启用过,现有9个月有效期,3折转让……”、“小区会所年卡,500元超低价格转让……”不少年轻人的健身卡有明显的三期:新鲜期、睡眠期和冲刺期。一些人是因为被人鼓动后头脑发热买了卡,等到真正开始锻炼时才发现,需要付出很多毅力和汗水才能坚持下来,否则不仅看不到效果,还要为了浪费钱而心疼。有些人在发现健身卡快要过期,就泡在健身房拼命运动,因为运动时间过长,中枢神经麻痹,身体变得疲劳,情绪上也很厌烦,此时非但没有运动排毒的功效,还为身体带来损伤。这种花钱买健康,反倒买来了不健康的现象值得深思。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排毒才是合理的呢?
运动猝死最常见的是心脏性猝死,这些人大多患有心脏疾病,如心肌体检炎、心室壁薄、心脏肥大等,这些疾病在普通体检中很难检查出来,所以有条件最好进行心肺功能的全面检查。
把握好低强度运动的脉搏,中等强度为130〜150次,高强度则为运动强度150次以上。一般推荐中低强度的运动[www.369bang.com]。
加强运动一般来说,低强度运动后的脉搏应该在运动后5〜10分钟恢复正常,中前后监;则等强度为20〜30分钟,高强度则为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