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阅读如同品尝甘甜的茶水,可以慢慢品味,悠然自得,体会其中的韵味后,方能感受到书籍是人生的一大瑰宝。多读书能够陶冶情操,使思维更加敏捷。若能长期坚持阅读,您将会发现读书就像服用良药,不仅能够修身养性,还能驱散心中的疑惑、沮丧、急躁、萎靡和冲动等情绪。
阅读也是一种交友的方式
清代文人包世臣在自己的书房门口挂着一副对联:“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实际上,与书籍为友,与文字为友,对于那些渴望摆脱功利束缚、摆脱烦恼的人来说,不仅比乘船骑马、游览山水、欣赏亭园更为珍贵,还应该比人世间其他世俗的事物更为可取。
阅读是自己的选择,是出于自愿的行为。在阅读时,需要全神贯注,不能三心二意。阅读一本书时,不能只读开头或结尾,而应该从头到尾仔细阅读。即使是最优秀的书籍,如果只读一部分,对于您来说也是毫无价值的。因此,阅读的关键在于坚持,每天都要阅读一些内容,积少成多。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可以先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对书籍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再阅读时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每天可以固定一个时间进行阅读,比如上午8点到9点,下午3点到4点,都是阅读的好时机。
写作有益身心健康
写作是一件颇费脑力的工作,但写作也能加强记忆力和思维力,刺激脑神经细胞,使之充分活动,连带地促进全身血液的流通,加速各部门新陈代谢的作用,使人的整个生理机构焕然一新,推迟老化,让人产生快乐之感。这是生理方面的现象。
至于心理方面,写作能抒发情感,更是一种心灵的探险。探险家披荆斩棘,发现新的道路,固然艰苦,但一路上新鲜的野草闲花,水光山色,也可怡情悦目;达到目的地以后,更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的鋳躇满志,欣慰万分。写作能给人以生理和心理双重的快乐,所以许多人至老都不忍停笔。[微信:yyds2488]
不过,老年人写作要注意不能过劳,不要追求于名利,要有节制,做到劳逸结合。
绘画要经过艺术构思,在构思过程中,要排除杂念,保持虚淡心境,对身心健康有利。绘画时,要调形,调心,调息,集中注意力,凝思于一,挥毫作画。作画,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是心静而行动的延年益寿的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