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时期 注意肾功能衰退
肾脏被视为生命的根本。随着肾气的增强,人体逐渐成长发育,直至成熟,随后随着肾气的减弱,人体开始步入衰老,直至死亡。到了中年,人体的生理机能开始从旺盛转向衰退,许多人开始显现出衰老的迹象,表现为:胸部收缩、驼背、头部低垂,双腿无力、步履蹒跚,耳鸣、耳聋、视力模糊,牙齿松动、发白、稀疏,性功能障碍如阳痿、早泄、性欲减退,记忆力减退、失眠、气短,频繁小便或失禁,腰膝酸软、乏力。这些症状通常被认为是肾气不足的表现。
肾气不足是人体衰老的标志。老年人的肾气不足是不可避免的生理老化过程,称为生理性肾虚;而中年人出现的肾气不足症状则意味着未老先衰,称为病理性肾虚[369bang.com]。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病理性肾虚的发病率日益显著。对于中年人而言,要避免未老先衰,应当及时补肾,改善因肾虚导致的衰老症状。
在这里我要着重指出,根据报道,全世界每年有25000名女性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每4名女性中就有一个得过不同程度的肾脏疾患,而男性的肾病发生率仅为1%。并且,“男怕伤肝,女怕伤肾”,这句俗语也早在一千年多前就揭示出了女性肾虚的高发率。女性肾虚容易出现提前闭经、性欲低下、烦躁、焦虑、多疑等更年期症状,除此之外,常见症状还有眼睑水肿、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或浑身燥热、失眠多梦、注意力难以集中和肥胖等[善世堂]。所以,女性也一定要对自己的肾提起十二分的注意。
抒虚的主要致病原因,有行气亏虚、行阴虚、抒阳虚、抒精不足等。如果病情比较轻微,通过食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治疗肾虚,但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我建议还是应该釆取“药补”加“食补”的方法,双管齐下,功效才能加倍。下面就介绍一些用中药调理肾虚的方法。传统中医最有代表性的两种中成药是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六味地黄丸,这是宋代名医钱乙创制的方药,可用于治疗肾阴亏虚的病证,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身条发热像涨潮一样,多在下午或者晚上)、盗汗(睡觉的时候出汗)、男子遗精、女子月经失调等症状。另一个有名的方药是金匮肾气丸,这是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的名方,到现在已经使用一千多年了,用来治疗肾阳虚的病证非常有效。肾阳虚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怕冷,手脚发凉,或者常感到下半身发冷,有的老年人经常会出现憋不住尿,尿滴沥难以自控的情况,男子会有阳痿毕泄的症状,这些都与肾阳虚有关,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