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应提供适宜的饮食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的提升,人们的寿命延长,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已有21个省、市、自治区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给予广泛关注,饮食作为重要方面,如何提供适宜的饮食成为关注焦点。
老年人的饮食应注重新鲜、色香味俱佳,以激发食欲,增进营养摄入。应尽量提供易于咀嚼和消化的食物,必要时进行细切细剁[369bang.com]。
建议老年人摄入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以避免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胀气和便秘。多饮水有助于排出体内毒素。
老年人应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减轻胃肠负担,延缓消化道功能衰退,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便秘问题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饮食来解决,尽量避免使用泻药,以防形成依赖并影响营养素吸收。
老年人所需能量低于中年人,应根据年龄和体力活动水平调整摄入量。男性60-70岁轻体力活动者每天应摄入2200千卡,中体力活动者为2500千卡;70-80岁轻体力活动者为1800千卡,中体力活动者为2000千卡;80岁以上为1600千卡。女性相应为1900千卡、2100千卡、1600千卡、1800千卡、1400千卡。
老年人的能量摄入是否适宜,可通过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来判断,并根据体重调整摄入量。男性身高160厘米适宜体重为51-61千克,165厘米为54-65千克,以此类推。女性相应为48-55千克、51-58千克、53-61千克、57-65千克。
蛋白质不仅是能量来源,也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成分,以及酶、激素和抗体的组成部分。老年人每天约有3.5%的蛋白质需要更新,理论上体重60千克的人每天需更新22克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导致肌肉萎缩、水肿、免疫力下降和消化问题。老年人应摄入每千克体重1-1.5克的蛋白质,即60千克体重的人应摄入60-90克蛋白质。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下降,应选择鱼、鸡、牛奶、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人体所需的20多种氨基酸中有9种必需氨基酸,需从食物中获取。含有所有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被称为“完全蛋白质”,如奶类、蛋类、肉类和大豆蛋白。而缺乏或比例不合适的蛋白质被称为“不完全蛋白质”。应通过多种食物摄入必需氨基酸,以达到最佳比例。
缺乏优质蛋白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和协调能力下降,增加跌倒风险[www.369bang.com]。研究表明,正常蛋白质摄入者比低蛋白质摄入者发生髋骨骨折的风险低31%。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但摄入过多可能导致高血脂、动脉硬化等老年病。老年人每天脂肪摄入量以50克为宜,肥胖或超重者应减少,食用油不超过30克,最好控制在25克左右。
脂肪是能量产生的重要营养素,每克产生9千卡能量,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两倍多。饥饿时,人体会首先动用储存的脂肪产生能量,以减少蛋白质消耗。
食物中的脂肪对提升口感有重要作用,但应多样化摄入不同类型的脂肪,避免单一摄入。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应适量,以免加重动脉硬化;必需脂肪酸的摄入不可忽视,但也不宜过多,以免产生脂质过氧化物,影响细胞功能。
动物中的海产鱼,因其含的脂肪酸是老年人容易利用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的脂肪酸对防治高血脂、动脉硬化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应适当多
每天摄入的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宜占2/3,饱和脂肪酸占1/3,而胆固醇不应超过300毫克,如果是高胆固醇血症者应少于200毫克。
碳水化合物:从粮食中摄人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60%~70%,由于老年人的胃肠功能减退,所以应该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消化吸收。但是食物也不宜过于精细,应做到粗细搭配。在主食中应有适量粗粮,例如芥类中的玉米、小米、黑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各种豆类,如黄豆(由于老人的咀嚼功能较差,可吃豆浆、豆腐、豆腐干等豆制品)、赤豆、绿豆、青豆等;红薯、马铃薯等薯类。应避免食用太多的食糖和果糖,以免引起食欲不佳及其他副作用。
粗粮的特点是含膳食纤维较大米、富强面粉为多,由于老人的胃肠黏膜细胞数量减少,消化功能减弱,肠肌肉的紧张性降低,所以容易引起便秘,粗粮中的膳食纤维有利于大便变软,缓解便秘;膳食纤维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同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的浓度;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防止餐后血糖快速升高;膳食纤维能缩短粪便在肠道中停留时间,从而减少了粪便中氨、吲哚及细菌毒素对肠道的不良刺激;膳食纤维还对血糖、血脂代谢、肠道菌群都起着改善作用,这些功能对老年人特別有益;粗粮中还富含维生素B,、B2、B6、泛酸、烟酸等维生素,它们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还可提高人体的消化功能、增进食欲及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粗粮一般都含有较多的钙、钾和类胡萝卜素、芦丁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又因粗粮本身能提供的能量少,所以有利于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许多医学研究还表明,膳食纤维有助于预防胃癌、肠癌、乳腺癌、溃疡性肠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所以吃适量粗粮比细粮有更好的保健作用,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因太多的粗粮会因抑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导致营养不良,又由于膳食纤维会抑制胰酶的活性,影响食物在小肠内消化吸收,增加肠道产气而引起腹胀,所以每天粗粮恰当的摄入量以50~100克为宜。
维生素:老年性的许多疾病都与维生素缺乏有关,特別是蔬菜、水果吃得较少的人容易缺乏维生素A、B2、E和C。老人每天宜摄入的维生素量是:维生素A800微克视黄醇当量,维生素D10微克,维生素E14毫克,维生素C100毫克,维生素B,1.3毫克,维生素B21.4毫克,维生素B61.5毫克,维生素队22.4毫克,叶酸400微克,尼克酸13毫克。
矿物质:各种矿物质有不同的生理作用,所以不能偏废。老人对各种矿物质的每天适宜摄入量为:钙1000毫克,钾2000毫克,镁350毫克,铁15毫克,碘150微克,锌11.5毫克,砸50微克,铬50微克。
水:老人的肠道黏膜分泌肠液的能力降低,加上结肠和直肠肌肉呈不断萎缩趋势,所以大便较干燥,排便的功能也较差,因此需摄入足够的水分,以利排便。适量的水也有利于肾脏的排泄功能,并可预防结石的形成。老人每天水的摄入量以2000毫升左右为好(包括食品中的水分)。
通过上述介绍可见,为了延缓衰老,保护老人的健康,老年人应注意科学饮食,平衡膳食:摄入足量的优质蛋白质,适当量的谷类、薯类、鱼、海产品、牛奶、菌藻类、蔬菜水果;限制脂肪,特别是畜禽动物脂肪。恰当的膳食摄入量大致为:每人每天平均摄入谷类、薯类及杂粮250~400克,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300克,豆类30~50克,油脂25~30克,盐6克,水1200毫升。同时应参加与自己身体情况相适应的活动量,有规律的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有病则应恰当的治疗。
非必需营养素从食物中除了摄取上述必需营养素外,老人宜多吃一些有利于健康的“非必需营养素”,它们虽然不属于五大类营养素,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有利于降低老年人常见病的“非必需营养素”食品举例如下。
冠心病→草莓、苹果、菠菜、番木瓜南瓜、洋葱、芒果→类黄酮
绿色蔬菜→叶绿素
高血脂→燕麦、各种蔬菜和水果→膳食纤维
某些癌症→葡萄、樱桃、草莓、茄子→花青素
番茄、西瓜、南瓜→番前红素
茶叶→茶多酚、茶嘌呤碱
香菇、黑木耳、银耳、茯苓→多糖
大蒜、洋葱、韭菜→硫化丙烯
花椰菜→异氰酸盐[善世堂]
酸奶→益生菌
记忆力差→大豆、蛋类→磷脂
骨质疏松→大豆→异黄酮
视网膜黄斑→玉米、菠菜、甘蓝菜→叶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