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大健康
养生知识大全

童年气血未足,稚阴稚阳之体[养生知识]

童年时期,身体尚未完全发育,气血未充盈,属于稚阴稚阳之体。

在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我诊治过各个年龄段的病人,从襁褓中的婴儿到十多岁的稚嫩孩童,再到二三十岁充满活力的青年,四五十岁正处于事业和人生巅峰的中年人,直至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尽管不同年龄段的人所表现出的病症各异,但几乎所有疾病都与人体五脏六腑气血的强弱息息相关。由于每个时期体内气血的运行对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了解不同年龄段的气血运行趋势,结合个人的体质状况,合理调养气血,对于保障健康、延年益寿至关重要。

童年气血未足,稚阴稚阳之体

《灵枢经》中有云:“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微信:yyds2488]。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故好步。四十岁,五脏六腑皆大盛以平定……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故言善误。九十岁,脏腑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由此可见,人体的成长与衰老,实际上是气血盛衰的演变过程。调养元气,保持气血的旺盛,是维护脏腑功能正常、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关键所在。

  与《灵枢经》从十岁起始来阐述人生各个阶段不同的是,“稚阴稚阳”所指的年龄段其实是从人一出生就算起的。“稚阴稚阳”这一说法,出自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解儿难》一书。书中明确指出小孩了的体质是“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就是阳气初生,但尚未充分长成,阴精尚未充盈的意思。不过,在理解“稚阴稚阳”的真正涵义前,还有一个中医常见的词不得不提一下,即“纯阳之体”,一般认为这是指小儿在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生机旺盛,代谢迅速,犹如旭日初升,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生理特点[善世堂]。但实质上“纯阳”应该是指病多阳热,并非只有阳而没有阴。稚阴稚阳学说在理论上是纯阳学说的发展,说明小孩子的体质除了生机蓬勃、发育迅速之外,还存在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骨髓肌肉以及精神意识等与成人相比均属不足的一面。

  例如,新生儿的心脏重量约为20〜25克,1〜2岁达到60克左右,到16岁才接近成人,其重量为新生儿的11倍,同时新生儿的心肌维束很细,排列较松,间质、结缔组织、弹力纤维发育差,其功能自然也就比较稚弱。又如小孩子的肺脏结构特点是弹力组织发育差,肺脏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这样就相应地影响着肺脏的功能,所以小儿的呼吸远较成人快而表浅。再如小孩子的胃液成分虽然弓成人基木相同,但它的酸度及酶的强度都比成人要低得多,对消化功能也有着相应的影响。所以中医用“稚阴稚阳”来概括小孩子的生理特点,并相应地提出了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以及“心气短怯”等脏腑的特征。《医学源流论》中认为“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是说小孩子以热病居多,临床也因小儿抵抗外邪的能力较差,极易患上如哮喘、感冒、腹淀、天花、水痘等多种热性疾病,所以治疗时大多采用清凉之法。同时也注意到儿童使用温热药不当,也会防碍小儿幼稚身体内的阴阳平衡,所以儿童用药治热当令热去而不冷,治冷当令冷去而不热。

童年气血未足,稚阴稚阳之体

  下面,就根据孩了“稚阴稚阳之体”表现出来的气血两虚症状,把我自己对一些小儿易患疾病的防治经验介绍给人家,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活学活用。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善世堂 » 童年气血未足,稚阴稚阳之体[养生知识]

专业大健康养生知识大全-善世堂

赋予生命活力,探索大健康之旅!在养生天地里,每一刻都是自我呵护的时光。我们致力于带给你前沿的健康资讯,专业的养生指导,让每一天都充满生机与希望。

养生知识微信咨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首页
微信yyds2488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