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常会摄入各种保健品来滋养身体。维生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然而过量摄入同样可能导致中毒,特别是孕妇在补充维生素时需要格外小心。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一点。
1. 维生素A过量
维生素A过量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情绪波动或嗜睡、呕吐、视神经盘水肿等。
慢性型早期可能表现为情绪烦躁、食欲减退、低热、多汗、脱发,随后会出现典型的骨痛症状。
2[微信:yyds2488]. 维生素D过量
在所有维生素中,维生素D是最容易导致中毒的一种。其中毒症状和体征包括高钙血症、肌肉无力、情绪淡漠、头痛、厌食、恶心、呕吐、骨痛、钙质异位沉积、蛋白尿、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等。长期高钙血症可能导致全身血管钙化、肾脏钙质沉积和快速肾功能下降。每天摄入600001IU(1.25毫克)就可能引发中毒症状。
3. 维生素E过量
一般来说,长期服用维生素E不容易引起中毒,但如果,每天服用维生素E超过300—800毫克就会出现肌无力、疲倦、头痛和恶心等中毒症状的。维生素E过量还可能引起大出血。对服用降低血凝度药品(如阿司匹林)的人来说,过量摄取维生素E危险性更大。
4.维生素K中毒
维生素K同血液凝结、维持健康的骨骼和受损骨能复原有关。建议每天摄取量是成年女性60至65微克,男性70至80微克。美国药物与食品管理局建议维生素K的每日需要量约为每公斤体重1微克。
我们如果在平时的生活中摄入的维生素K的含量过高的话,是会导致我们的人体出现癌症和长疹的现象的,如果是孕妇大量的服用了维生素K会造成新生婴儿的黄疸,所以我们在平时也是要注意摄入的维生素的含量的。服多了会影响抗凝剂的效果的。
5.维生素C中毒
有人主张长期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预防感冒和癌症,及降血脂等,但应严防过量中毒。每日服用1克维生素C易发生腹泻,一次服4克会导致尿酸尿,长期大剂量服用会使一些病人形成尿道草酸盐结石,并使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病人出现溶血。
孕妇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后,会使婴儿出现坏血病。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还会降低口服抗凝剂的效果。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我们人补充身体的维生素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在生活中也是要注意这些问题,维生素不要过量的食用,这对我们身体的危害是非常的大的,尤其是孕妇,中毒了对宝宝的影响也是非常的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