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餐后散步需遵循科学原则
俗话说“饭后散步,延年益寿”,许多老年人为了增强体质,习惯在饭后外出散步[微信:yyds2488]。然而,医学专家指出,饭后散步也需遵循科学的步骤。立即在饭后散步可能对老年人的健康不利,特别是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这甚至可能带来风险。
老年人餐后散步时,首先要注意时间的选择,其次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只有这样,散步才能有效地促进健康和养生。
饭后,人体的消化系统正忙于处理食物,大量的血液集中在胃肠道以帮助消化和吸收营养。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衰退,他们的消化能力较弱。如果立即散步,血液会流向四肢,导致胃肠道供血不足,从而影响消化功能。老年人可能会感到食物在胃中积聚不消化,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胃溃疡、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因此,老年人饭不应立即散步,而是应当在饭后休息40分钟至1个小时,这时食物大部分消化吸收完毕,适当的活动不会影响到消化能力。
很多老年人身体比较肥胖,听说快走可以消除脂肪,在饭后散步时喜欢采取高频率的步伐进行活动,这样既不利于老年人健康,还可能引发老年人突发性的疾病。
在饭后,尽管休息了一段时间,但人体血液仍然有大量供应肠胃,供应给脑部的血液比较少,如果散步时快速走,血液迅速涌向四肢,会造成心脑部缺血,老年人大多都有心脑血管疾病,散步时突然的心脑缺血,容易引起老年人血压上升、心动过速,严重的会导致心肌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老年人饭后散步一定要讲求方法,开始应当缓慢的散步,并注意呼吸的配合,半小时后等身体适应了,可以加快一些频率,当身体微微出汗时,就应当减慢步伐,要尽量避免出大汗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