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养生应注重动静平衡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普遍意识到了养生的必要性。面对日益增多的疾病,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养生锻炼上。
养生专家强调,老年人拥有较多的闲暇时间,适量参与有益活动对促进健康大有裨益[微信:yyds2488]。然而,养生应遵循科学的方法,避免盲目和极端。
近年来,一种流行的错误观念是老年人应该多运动或少动多静。从中医养生的角度看,老年人应追求动静平衡,这样才能充分享受养生带来的益处。
中医学认为,孤阳不生,孤阴不长,动与静如同阴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老年人的各项生理功能逐渐下降,即使有些老人自认为身体比年轻人还强健,但到了一定年龄,人体的阳气必然不如壮年时期。因此,一味追求运动健身,特别是进行长跑、冬泳、球类等剧烈活动,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大量消耗阳气。
时间长了,会造成心梗、脑梗等一些突发性的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从养生的角度讲,老年人应当尽量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和运动量太大的运动。
单纯的呆在家中不活动,同样也不利于老年人健康,不适当活动,血液循环不畅通,既不能将能量输送到全身,又容易产生栓塞,有医学研究认为,老年痴呆与活动太少有一定关系。
在老年人喜爱的运动中,有很多是动静相兼顾的,比如打太极拳,精神内守可以静养心神,而身体和四肢的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锻炼神经末梢,太极拳运动量可以自己掌握,身体虚弱的挑选其中的几个动作做一下,也能起到内外兼修的作用,是老年人最适宜的锻炼方法。
其它的一些运动,如散步、跳舞、游泳、球类、书法绘画等,尽管都能够帮助老年人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但需要在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上引起高度重视,最科学的方法是将偏静的和偏动的活动相配合,比如练上1小时书法散步1小时,或者游泳1小时后静静的看一会儿书,将动与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起到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