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养生的核心在于保持精气神。那么,什么是保持精气神呢?
保持精气神首先指的是保养肾精。
中医理论认为,男性不应该过早地消耗阳气,也不应该放纵欲望,过度劳累地进行性生活。男性保持肾精的关键在于节制性行为,以免过度消耗肾精。男性还可以通过饮食来促进精气的生成,《黄帝内经》中提到“精生于谷”,只有不断地从食物中摄取营养,才能确保肾精的充足。此外,药物也是男性保养和补充肾精的重要手段,清代医学家叶天士认为血肉有情之品是补精的最佳选择,如鹿角胶、牛骨髓、紫河车、鱼鳔等都有固精养精的功效。
益气指的是对阳气的保护和增强。
保护阳气首先要避免受寒。冬季的寒冷具有杀伤力,因此男性在冬季要特别注意保暖,防止寒邪侵袭,从而保护阳气。在温暖的春夏季节,也要避免过度贪凉,以免损伤阳气[微信:yyds2488]。《老老恒吉·燕息》中提到:“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此外,辛甘温热的食物也有助于护气养阳,《素问》中提到“辛甘发散为阳”,因此男性可以多吃葱、姜、蒜以及花生、羊肉等食物。
“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调养精神在养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男性首先应注重修身养性,祛除不良的嗜欲、情绪与杂念,不因“荣华势利”、“素颜玉肤”、“爱恶利害”、“功名声誉”而劳心伤神;
其次,男性应进行合理的生活调养,不仅要节制房事、顺应四时,还需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良好的休息可影响男性的神情,《素问》指出:“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此外,养神还须合理饮食,不可多食辛辣厚味食品,《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曾指出:“味过于辛,筋脉沮驰,精神乃央。”男性调神重在修身养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心安而不?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只有实现神恬的调合,才能促进精、气的保养,反之则会伤精损气。
现代医学认为,情绪平和愉快可保证大量的活跃与身体各器官、系统活动的协调,使男性可以精力充沛,并可大大提高其体力与脑力劳动的效率,同时积极的情绪还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情绪消极者大脑和神经系统往往会出现异常,如恐惧会促进肾上腺分泌增加,呼吸、心跳、脉搏加快,血小板也会随之增加,从而引起血液的凝固,导致全身病痛的出现。
显然,这和传统中医关于“调神”的理论是基本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