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显示,人类自出生起便有接受触摸的本能需求。婴儿通过被触摸,不仅能够促进大脑神经的发展,还能在心理上获得安慰和满足。缺乏父母触摸的儿童,不仅生理上可能出现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成年后的心理和性格也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家长通过适当的触摸来增强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给予孩子的一份珍贵礼物。
从生理角度看,即使是轻柔的触摸也能刺激孩子的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血液循环和免疫力。中医理论认为,触摸孩子相当于对孩子的经络和穴位进行按摩,古老的捏脊手法即源于此。实践证明,捏脊能够提升儿童智力,促进身体健康。
从心理层面来说,触摸能够给予孩子安全感,当孩子感到恐惧或哭泣时,触摸可以平复他们的情绪。触摸还有助于塑造孩子积极的性格,增强他们对亲人和周围人的信任感,这对孩子未来人格的健全至关重要。经常被触摸的孩子,成年后更有可能展现出自信、坚韧和乐观等优秀品质。触摸还能加深亲人间的情感联系,这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触摸对孩子的成长有许多益处,但缺乏科学依据的触摸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善世堂]。触摸孩子时,力度和方法需要科学合理。
刚出生的婴儿皮肤比较娇嫩,家长最好是采取将手放在孩子身体上的方法来接触孩子,不要使用手掌来回摩擦孩子的皮肤,避免给孩子造成损伤。随着孩子长大,皮肤的承受力增强,可以轻揉的抚摸孩子,但要注意手掌温度低时要将双手搓热,以免使孩子受凉。
抚摸孩子的时间要科学
孩子刚吃饱饭时不要抚摸孩子,以免影响肠胃的消化,孩子睡眠时也不应当抚摸,避免影响孩子睡眠质量。最好的抚摸时间是孩子睡觉醒来和晚上临睡前,平时当孩子哭闹或者情绪不正常时,也可以适当的进行抚摸。
抚摸的部位要科学
孩子的胸部、背部、腹部有着重要的经络分布,捏脊、摩胸、揉腹都是古代养生方法中的精华,重点抚摸孩子的这些部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