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大健康
养生知识大全

古代长寿老人的一个重要秘诀:食饮有节[养生知识]

古代长寿者的一大秘诀在于饮食有度。这包括了节制饮食、以素食为主、不挑食、不偏食、饮茶能够延长寿命、饮食禁忌以及通过药物和食物来延年益寿等多个方面[369bang.com]。

古代长寿老人的一个重要秘诀:食饮有节

《黄帝内经》中提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强调了过量饮食对肠胃的伤害。

晋代的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明代的敖英在《东谷赘言》中详细描述了过量饮食的危害:“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食不化。”这说明过量饮食会导致肥胖和其他疾病。因此,敖英也提倡节制饮食。

那么,饮食应该节制到什么程度呢?明代宫廷御医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提出:“食唯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古籍中不乏记载,许多百岁老人正是因为饮食节制而保持了健康的体魄。

  年逾百岁的青牛道士就是主张“食欲常少”的。

  唐代百岁医学家孙思邈也是主张少吃益寿,他在《枕中记》中说“清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指出“饱食终无益”。他还认为少吃多餐对老年人有益,暴饮暴食有害无益。

  素食为主古养生家一贯主张“薄滋味,去肥浓”,即以素食为主。

  唐代百岁道士轩辕集在回答唐武宗李炎(814—846年)关于长寿秘诀的问题时,强调“薄滋昧”是他长寿的一个重要秘诀。

  元代医学家朱丹溪(1281-1358年)还专门写了《茹淡论》,提倡素食为主,荤素搭配。主张以”榖菽(豆类)菜果”为主,少吃肉食,或者肉食与蔬菜同进,但不能食肉多于蔬菜。如果食肉太多而又经常不断,就会损命折寿。

  寺庙的和尚绝大多数都是吃素的,所以和尚中寿星较多。据《历代高僧生卒年表》所载:571名和尚,100岁以上12人,90岁以上42人,80岁以上142人,70岁以上361人,65岁以上433人、占75.8%。这65岁以上的高僧所占的百分比,与长寿帝王所占百分比相比较,要超过10倍以上。和尚是吃素的,帝王是每天山珍海味、酒肉饭饱的。可见以素食为主,是有利于长寿的。

  当今也有常年素食的百岁寿星,如陕西咸阳市关普锋老人(1993年已105岁)常年吃素,百岁以后仍面色红润,牙齿整齐。江苏如皋市百岁老人韩秀芳也是一生以素食为主,曾代表如皋市100名百岁老人向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献上百盆如派五针松,还被2008年中国老年学学会评为“中国最佳风采女寿星”。

古代长寿老人的一个重要秘诀:食饮有节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善世堂 » 古代长寿老人的一个重要秘诀:食饮有节[养生知识]

专业大健康养生知识大全-善世堂

赋予生命活力,探索大健康之旅!在养生天地里,每一刻都是自我呵护的时光。我们致力于带给你前沿的健康资讯,专业的养生指导,让每一天都充满生机与希望。

养生知识微信咨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首页
微信yyds2488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