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早睡晚起需要等待阳光的照射。由于寒冷的气候,我们应该适时调整睡眠和起床的时间。《黄帝内经》中提到:“冬三月……无扰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早睡到什么时候,但起床时间是确定的——必须等待日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受到寒冷气候的刺激,符合养生原则,顺应自然规律,特别是对于老年人、体弱者和患有慢性病的人来说,这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泡脚对于养生保健非常有益,适合一年四季[369bang.com]。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春天泡脚,升阳固暖;夏天泡脚,暑湿可却;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冬季泡脚尤为重要。
冬天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手脚冰冷,尤其是老年人或肾阳虚者[微信:yyds2488]。冬天到来时,足部特别容易感到寒冷,脚冷容易引发感冒,俗话说“寒从足上起”。因此,冬季泡脚睡前非常重要,水要多,能泡到踝骨部;水温要高,一般要在40~45℃之间;泡的时间要长,约20分钟;洗脚时要相互摩擦,确保皮肤发红。洗完后擦干并穿上袜子,立即上床。双脚暖暖的,很容易入睡。
睡前被窝要保持温暖。晒被不仅可以使被褥变软,阳光还有杀菌作用。如果无法晒被,可以用电热毯或热水袋来取暖。被窝暖和后,身心舒适,很容易入睡。
冬天洗澡不需要太勤,3~5天洗一次即可。因为冬季皮肤较干燥,多洗反而会伤害皮脂腺,不利于健康。一些中老年人在冬季皮肤容易瘙痒,可能会用热水澡来缓解,但这是错误的做法。热水暂时可以缓解瘙痒,但过一段时间会更严重。解决皮肤瘙痒的根本方法是补充气血,特别是补充血液和促进血液循环。
在气温低于0℃时可以开启空调取暖,室温应保持在26℃左右,不要太热。如果气温在2~3℃,则不需要开启空调。人体在严寒的气候中也需要适应寒冷的刺激,以提高自身御寒能力。白天要开窗通风,让空气流通,排出浊气。[善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