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大健康
养生知识大全

百岁寿星——汉朝时期[养生知识]

汉朝时期的长寿者——百岁老人

在汉文帝统治时期,有一位名叫窦公的音乐家,他已年过一百六十,双目失明。汉文帝对他的长寿感到好奇,询问他有什么特殊的饮食或养生之道[369bang.com]。窦公回答说,他在十三岁时失明,父母为此感到悲痛,教他学习弹奏古琴,他每天练习,将此作为日常习惯。他没有特别的饮食或药物,只是经常在音乐中找到乐趣,他认为这可能是他长寿的原因。(此段记载出自桓谭的《新论》)。这表明窦公通过音乐的乐趣来放松身心,从而有助于延长寿命。此外,汉文帝时期的丞相张苍,在卸任丞相后,牙齿全部脱落,只能靠乳汁和乳母的照顾生活。他活到了一百多岁才去世。(此段记载见于《汉书•张苍传》)。

东汉时期,四川有一位著名的医生名叫李常在,他虽然已经超过百岁,但看起来只有五十多岁的样子。他的医术高超,寿命也相当长,因此人们称他为“李八百”。他将自己的养生和治病经验总结成了一本书,名为《李八百方》。

百岁寿星——汉朝时期

  东汉末年著名外科专家华佗,不仅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药敢于动大脑手术的人,也是流传千古的”五禽戏”的创造者,《后汉书》载,他”年且百岁犹有壮容”[微信:yyds2488]。华佗弟子昊普学习五禽戏,”年九十余,耳聪目明,齿牙完坚”(见《后汉书•方术列传》)。

  相传东汉末年皇甫隆、封君达、蒯京都活了100〜200岁。“封君达,陇西人,初服黄连五十余年,入鸟峰山,服水银(非今之水银,乃麦饭石之类)百余年,还乡里,如二十者。……二百余岁乃入玄丘山去”(见《后汉书•方术列传》注引《汉武帝内传》)。相传皇甫隆还曾向曹操介绍道家养生家蒯京活到178岁的”叩齿咽津”术。曹操曾亲自访问过当时号称”青牛道士”的封君达,封君达向他传授了养生诀:“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勿过虚,去肥浓,节酸咸,减思虑,捐喜怒,除驰逐,慎房室。春夏施泻,秋冬闭藏。”(晋代张华《博物志》卷五)

  东汉时期魏伯阳的导引气功专著《周易参同契》和道家的早期著作《太平经》相继问世,以及原始道教的创立,对我国养生长寿学的发展影响很大,所以东汉末年虽然社会不安定,但坚持练导引者仍然不少,因而百岁寿星甚多。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东汉以前的百岁寿星(尤其是那些号称数百岁的人),虽见于古籍,但属于神话或传说的不少,不一定就是确切可信的。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善世堂 » 百岁寿星——汉朝时期[养生知识]

专业大健康养生知识大全-善世堂

赋予生命活力,探索大健康之旅!在养生天地里,每一刻都是自我呵护的时光。我们致力于带给你前沿的健康资讯,专业的养生指导,让每一天都充满生机与希望。

养生知识微信咨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首页
微信yyds2488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