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情趣是心灵与身体的保鲜剂。
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时尚的青年、活泼的音乐、轻盈的舞步,这些都是街舞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然而,跳街舞并非年轻人的专属。在中国首届老年人选美大赛上,就有一位长者展现出了同样充满活力的街舞。
在选美大赛的决赛现场,能够进入决赛的长者们,个个气质非凡,身怀绝技。一位年长的女士跳起的街舞,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位参赛者表示:“谁说街舞只是年轻人的专属?我今年68岁,同样能跳街舞。因为我的心境年轻,所以我能跳出充满活力的街舞。”
许多年轻人看到这些长者后感慨:“我们似乎老了,他们却依然年轻。从他们的心态,从他们的表演,都能感受到他们的活力。”
退休后,如果一个人每天无所事事,精神没有寄托,生活空虚散漫,那么内心就会感到不安。明代才子袁宏道曾说,人的情感必须有所寄托,才能感到快乐。因此,有人以棋为乐,有人以技艺为乐,有人以文学为乐。这取决于个人的兴趣和条件。例如阅读、书法、绘画、钓鱼、舞蹈、音乐、种植花卉、养鸟等文化活动,都是珍惜人生、有所作为的兴趣爱好,也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瑞士有一位名叫卜尔奥•古斯丁的老人,已经110岁了,但他为了不让大脑闲置,不顾身体虚弱,坚持在一家周报担任主编,并管理一家拥有300多名员工的印刷公司。美国的奥法努•斯鲍姆,92岁时虽然身体虚弱,但开始学习写诗,并在113岁时出版了自己的诗集。百岁老人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说明人生的辉煌并非青壮年的专属。
悉心捧读一本好书,自可领略书中深邃的意境,实属妙不可言。读书能引起心灵共鸣,是一种立体的声情并茂的美学享受。医学专家认为无论阅读或朗诵,都能活跃思维,而且还有增强肺功能的效果,是一种健身强脑的“思维体操”。
退休后,我们要多用脑,如坚持读报看书、绘画、下棋,培养多种兴趣爱。研究表明,经常用脑的65岁老人,其脑力比不爱动脑的35岁的年轻人还要好得多。
电脑、网络与老人,在几年前,还很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如今,老年人上网的新闻屡见媒体,互联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老年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娱乐休闲的新工具、新空间。
特别当一个老人学会了使用互联网,生活就会如同“芝麻开门”,出现前所未有的神奇天地,从而也更容易突破孤独的包围。现在有许多的老年人都有“键盘恐惧症”、“按键恐惧症”。不但不会用电脑,不会上网,甚至不会用数码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和照相机,不会发手机短信,不会用信用卡取款。我们生活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就应该享受到这个时代的一切成果和恩惠,否则真的很不划算。
一位刚刚学用电脑的老年朋友对我说:“电脑是好东西,它不仅充实了老年人的生活,也锻炼了老年人的大脑。学电脑,首先要用大脑。大脑是人的神经中枢,经常活动,才能增强记忆力,保持 良好的精神状态[善世堂]。用电脑写文章,录入汉字,十指敲击键盘,这本身就是活动手的末梢神经,使微循环加速,有利于健康。网上的养生保健知识非常丰富,无论是自己还是周围的亲朋好。谁有点头 疼脑热,到网上一搜就能找到一大堆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www.369bang.com]
在美国,越来越多的老人也请起了家教,构成了老年社会一个独特的景观。请家教的老人大多刚刚退休,精力和体力都很充沛,他们希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们的动机与其说是学习本领,倒不如说是充实平淡的晚年生活。
不少老人为了传播知识、展示才华,竟跻身于互联网,建立起自己的个人主页,成为网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