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群需要增加饮水量?
以下是一些应该注意多喝水的群体:
教师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匠。他们肩负着传授知识、技能和技艺的重要职责,上课时需要不断地讲话。作为教师,可以在每次上课前为自己准备一杯水,在讲课间隙适时饮用。
演艺工作者
尤其是歌手,他们的嗓音是其艺术生命的保障。因此,为了保护嗓子,除了使用麦克风和学习发声技巧外,最基本的保养方式就是多喝水来滋润喉咙。歌手除了平时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外,还应该在每次演唱前和演唱过程中补充水分来润喉。为了防止声音变得沙哑,也可以在日常多饮用罗汉果冰糖水或胖大海冰糖水等。
电脑使用者
随着社会进入电子时代,使用电脑的人群迅速增加。这些人长时间在电磁波辐射、屏幕光线直射和照明不足的环境中工作,眼睛容易出现干涩和酸痛。虽然电脑给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使用电脑的环境中正负离子失衡,对健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可能导致自律神经失调和抑郁症等不良症状。如果再缺乏水分,身体抵抗辐射的能力会下降,容易患病。为了减少高科技带来的伤害,多喝水成为了电脑使用者最好的保健方式。
电脑族平日最好在电脑前放1杯水,定时提醒自己喝水。另外,也酉在电脑桌上摆放一盆绿色植物,既可以利用其水分防止室温过度干燥,也可以减轻眼睛的疲劳,避免辐射的伤害。
野外作业人员
野外作业人员是指建筑工地、野外勘测等人员。野外作业人员消耗热量大,出汗多,身体的生理代谢往往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唾液和胃液分泌减少,胃酸浓度降低等。
炎热的夏季,从事野外工作人员每天出汗多达3000—5000ml,超过常人出汗量的5—7倍。由于汗液的大量蒸发,肌肉所需的钾、钠、钙等无机盐以及水溶性维生素也随着汗液跑掉。
汗液中含有氯化钠,高温作业人员有时1日内随汗丢失的氯化钠可达20—30g,超过人体1日摄入量的2—3倍[微信:yyds2488]。如果不及时补充所排掉的氯化钠,将会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早期会有食欲不振、恶心、头昏、头晕、疲乏无力、四肢酸困、体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会引起血液浓缩,甚至发生抽筋或中暑昏倒等现象。
因此,野外作业人员每天应及时补充水分和食盐,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应补充的水分要稍多于每人每天排汗的量,补充食盐在10—25g之间(包括食物中所含的盐分)。
补充的方法可以是经常喝点盐开水,以每500g水中加盐1克为宜。还可以喝些盐茶水、成绿豆汤、咸菜汤等。这样既可以消暑解渴,又能及时补充必要的食盐。饮水原则是多次少量,以每次饮1杯茶为好,但不要喝得过多过快,这样可以减少汗液排出,有利于增加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