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大健康
养生知识大全

千万别把运动当成了生活[养生知识]

不要将运动视为生活的全部

退休后,许多人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我们随处可见在路边散步的人,以及在社区体育场地活动的人群,似乎运动已经成为了退休人士生活的全部。

生命在于运动,但也要适度。生命就像燃烧的蜡烛,燃烧得越旺,熄灭得越早。因此,我们不应将运动视为生活的全部,不应将所有时间都用于运动。

我们古老的养生智慧中提倡动静结合的养生方式。动养包括跑步、散步、打球、游泳等;静养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等。

实际上,自然界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长时间处于安静状态的动物寿命更长。例如,乌龟和蛇的寿命远远超过老虎和豹子。这告诉我们,动养和静养需要合理安排,不能走极端。

千万别把运动当成了生活

有些人认为,只要拼命运动身体就会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运动过度的人寿命并不一定长。

女性的寿命通常比男性长,除了生理特点之外,还因为女性生活节奏慢,包括呼吸慢、心跳慢、吃饭慢、动作慢。她们运动少,吃得少,所谓少吃少动,没事就休息,一句话,活得舒服,身体自然健康。

而男性则相反,喜欢快节奏的生活,包括呼吸快、心跳快、吃饭快、动作快,喜欢喝酒,常打牌。他们喜欢运动,睡得少,所谓多吃多动,精力旺盛,但不一定能长寿;有的也能长寿,但活得累。

因此相对而言,静养更有助于长寿,但动养能使人精力充沛。只静不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正确的养生方法应该是动静结合,刚柔并济,既动也静,缺一不可。

1. 前胸大量出汗,汗液是心脏的液体,运动过度,前胸大量出汗,如果伴有心慌、气短,那可能是运动过度、心脏受影响的信号,应立即停止剧烈运动。

2. 头晕心慌,眼前发黑,是心、脑供血不足的信号,应立即停止运动,坐下休息,降低头部位置,以保证脑部供血。

3. 恶心呕吐,是运动过度的前兆,应停止运动。

  4.腰酸尿多,尤其是夜尿多,是肾虚的表现,应减少运动量。[善世堂]

  5.神疲无力,要考虑肝脏受损,有肝病的人应减小运动量。

  6.喘息气粗,是肺受损的信号,因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受损则气粗,肺气虚则喘息无制。

  7.四肢无力,是脾受损的信号,因为脾主四肢肌肉。[微信:yyds2488]

  适度的运动最好是在30分钟〜40分钟,因为30分钟以内,体内“垃圾”清除率不高。时间大于一个半小时,特别超过2小时后, 体内“垃圾”常常反而会增多,而在30分钟〜60分钟内,体内“垃圾”清除率最高。根据生物学原理和特性,应该运动到我们的年龄加上心跳等于170。比如,60岁的人运动到心跳110次加起来是170。

  衡量一个人是否身心健康的标准,要看他是否精神饱满、动作灵活,已经退休多年的周阿姨至今轻巧如昨、身心康健,除了自己拥有良好的心态之外,经常踢毽子应该功不可没。小小毽子,给她带来了健康与欢乐,也将欢笑与健康传给她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现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但往往运动方式单一。一些人健身方式单一、不科学是运动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的人们多以公园、公路、街道作为主要健身场所,尽管多数人每周锻炼多次,半数以上的人每次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但运动方式较为单一,多选择长走、跑步或健身操。

  人体各器官的老化是一个不完全同步的渐进过程。单一运动方式难以达到全面促进健康的功效。人们普遍采用的长走、跑步等运动方式对平衡能力、上肢力量和柔韧性的增强并不明显。不同运动项目对我们健康的功效不同,最好采取复合式健身。

  长跑等有氧运动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益处最为显著,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三类疾病正是60〜69岁人士住院的主要原因。

  肌肉质量和数量的减少以及最大收缩速度的降低,造成支撑能力、平衡能力和稳定性下降,使得有些人看上去弯腰驼背、老态龙钟,因此适当的力量练习对我们也十分重要,但应遵循小量多次、持之以恒的原则量力而行。日常行走坐立间,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手臂对抗练习,或利用床背、椅背进行练习。

  一些人因退休后生活角色的变化,他们往往自动选择一种“懒惰”的生活方式,活动量大为减少,他们的关节也逐渐变得僵硬,肌腱韧带失去弹性,动作协调和稳定性明显降低,容易跌倒摔伤。而适度的柔软性练习可促进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神经,有利于关节运动幅度和软组织弹性的恢复和提升,使肢体屈伸转动灵活自如。

  如果能将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软体操等健身方式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相结合,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效果会更好。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善世堂 » 千万别把运动当成了生活[养生知识]

专业大健康养生知识大全-善世堂

赋予生命活力,探索大健康之旅!在养生天地里,每一刻都是自我呵护的时光。我们致力于带给你前沿的健康资讯,专业的养生指导,让每一天都充满生机与希望。

养生知识微信咨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首页
微信yyds2488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