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要警惕阴暑的侵袭。经历了整个夏天的酷热和潮湿,秋天带着些许凉意悄然而至。然而,在秋季,夏天的痕迹仍时有所见。秋天的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容易引发阴暑,务必注意预防以免患病。
阴暑是由于人们在闷热天气下毛孔张开,不慎让阴湿寒气侵入体内。
中医将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前者是指在烈日下中暑,后者是指因过度追求凉爽而中暑。例如运动后立即用冷水冲头、喝冷饮或在纳凉时开电风扇。
秋季阴暑主要是因为温差大,冷热交替容易导致身体出现阴暑[www.369bang.com]。
热头痛,伴有无汗恶寒。
关节酸痛[善世堂]。
腹痛腹泻。
以上症状均因身体受凉,导致胃和各种内脏器官受寒气侵袭,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寒气会对身体各器官和内脏造成负担和阻碍,影响正常功能。
如发现以上症状,应警惕是否中暑,及时采取解暑措施。
严重阴暑时可饮姜汤或服用藿香正气水。
多饮水、多吃水果。每日饮水量至少1000毫升,保持充足水分供给。每日可食1~2个梨或其他凉性水果如西瓜、香蕉、山竹。多食阴性水果有益。
多食稀饭等。可饮淡茶、豆浆、果汁(凉性水果汁)、菜汤替代,肥胖者应避免高热量食物如菜汤。
秋季宜清热解毒、生津养阴食物,少食辛辣油腻食物。生活中宜劳逸结合,以静心养神为主,避免过度运动伤阴。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以贮存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