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各部位在构造和功能上都会出现一系列的改变,这也会影响到他们抵抗疾病的能力和对于疾病的反应。因此,老年人患病时,其临床症状往往不够典型,这给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挑战。了解老年疾病的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避免因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
许多老年疾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起病隐匿,不易察觉。例如,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中常见的疾病,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通常只有在进行血液生化检查时才能被发现。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在老年女性中较为常见,但骨骼密度的下降往往从35到40岁就开始了,一些患者在绝经后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善世堂]
老年疾病的另一个特点是症状复杂且不典型,有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但表面上可能看不出什么异常,或者只有轻微的症状,这很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例如,老年人心肌梗死可能不会出现心前区疼痛,而重症肺炎可能仅仅表现为咳嗽或意识障碍。一旦老年人发病,病情往往会迅速恶化,治疗起来非常困难。例如,老年重症肺炎可能会迅速发展成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病,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导致死亡。由于老年人存在多个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因此猝死的发生率较高。
老年人患病常为多发性,因而造成症状错综复杂。据报道,60〜69岁组的老年人平均患独立疾病7.5种,70〜79岁组平均为7.8种,80〜89岁组为9.7,>90岁组平均为11.1种,无1例患者仅患1种疾病。因病致残,病残交织,互为因果,给诊断、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一方面为多个系统的器官同时患病,如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相互关联的疾病。另一方面表现为同一个脏器可有多种病变,如心脏可同时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大和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变等。
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低下,对药物的吸收、代谢、解毒和排泄的能力均下降,易引起药物的毒性反应。如老年人对洋地黄敏感,治疗量和中毒量相当接近,洋地黄的用量只需用年轻人的1/2或1/4量即可获得疗效。
由于器官的储备功能和代偿能力下降,易出现并发症,发生危象。如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门脉高压时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出现严重腹水时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急性原发性腹膜炎;肝功能严重衰竭时则并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易发生甲状腺危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