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大健康
养生知识大全

沏一壶香浓的养心茶[养生知识]

泡一壶浓郁的养心茶

世人只知有劳苦之病,不知有安逸之病,然而安逸之病,亦不少见。安逸之病,乃安逸舒适中所生之病,与劳苦相对。——清代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周易》中有言:“保合太和……万国咸宁”。

“咸”意为“皆”、“全部”,蕴含着博大、包容之意。《周易》所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即为此意。

“和”字蕴含和谐、中和、谦和、和美的意义。

“保合”意为保持和谐的状态,“太和”则是最高的祥和状态。

“保合太和……万国咸宁”意味着只要保持最高的和谐状态,社会和美,天下所有国家都能安宁。

如何实现社会和谐?

人人需有宽容之心。《周易》提出“君子以容民畜众”,即人与人之间互相宽容,社会矛盾才能减少,才能和谐。

人人需有谦和之态。《周易》提出“和为贵”,即以和为贵,《周易》又言“君子以虚受人”,即每个人都要互相谦让,不互相攻击,才能和谐相处。

人人需与时代同步。《周易》强调“与时偕行”,即“与时俱进”。

《周易》的思想是心理养生的不竭源泉,它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环境相处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与社会、家庭、他人,皆需从整体出发,和谐共处。人既要顺应天时,更要与时代同步,方能和谐。

社会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前提,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保障。

“自强”即自我依靠,奋发图强。

我们谈论养心,谈论心理的保健调养,同样需要“自强”。

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把开启自己心锁的钥匙,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开启心锁需依靠自己。可以说,“自强”是养心的根本条件。

  “自强不息”就是强调要不停、不断地“自强”[www.369bang.com]。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受这种文化的熏陶,大多数人都有坚强的意志,都应该做到自强不息。

  我们中国有句话“哀莫大于心死”,是说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心死”,心死是什么状态?就是绝望,完完全全地没有一点动力了,比身体的死亡还令人悲哀。只要心活着,一切都会有希望。“自强不息”的人总是能看到希望的灯塔,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就是“不息”,就不会“心死”。

  心理自救的实质就是“自强不息”

  自强心。相信自己能战胜困难,克服一时的不顺,这是自强的基础。

  意志坚定。不怕陷人低谷,不怕陷人困境,有一股子“不息”的韧劲儿。

  适应力。适应力是“自强不息”的条件,不顾条件地“蛮干”不是好办法,需要去适应。生物学有一句名言叫做“适者生存”,就是指自然淘汰是无情的,只有适应力强的人才能战胜困难。

  具备上面三点的,表明这个人的心理素质好,意味着他能战胜自我,摆脱困境,当然也包括心理困境。

  自强才能自救,自救先要自信。

  《周易》里有一句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言,叫做“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就是指人要有宽厚的品德,具体来说就是要谦虚、坦荡、仁爱。

  要谦虚,谦虚是厚德的主要内容。《周易》说要做谦谦君子,就是要有礼貌,既要讲外表的礼仪之谦,更要讲内在的谦和。《周易》提出“满招损,谦受益”,也讲人要谦虚,谦虚才能厚德。

  要坦荡,指为人要胸襟坦荡。《周易》说的“履道坦坦”就是指做人的胸怀。

  人有容人爱人的胸怀,心才有天地一样的广阔。

  厚德还要讲仁爱。“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人的心胸要像大地一样宽广丰厚,要能容人,还要能体谅人。

  做人如能像《易经》所言的“厚德载物”,那么,有如此大志,如此胸襟的人,怎会有什么心理阴影呢?

沏一壶香浓的养心茶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善世堂 » 沏一壶香浓的养心茶[养生知识]

专业大健康养生知识大全-善世堂

赋予生命活力,探索大健康之旅!在养生天地里,每一刻都是自我呵护的时光。我们致力于带给你前沿的健康资讯,专业的养生指导,让每一天都充满生机与希望。

养生知识微信咨询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首页
微信yyds2488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