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从植物性雌激素中获得了哪些益处?
对于热潮红的好处:一项针对104名绝经后女性的饮食干预试验显示,当她们摄入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大豆制品后,45%的参与者热潮热症状得到了缓解,这表明大豆蛋白对热潮热有显著的改善效果。有专家对比了植物性雌激素和药物性雌激素对热潮红的影响,发现大豆制品能够减少热潮红等症状的幅度在15%至45%之间,而药物性雌激素的减少效果可以达到75%。
对于阴道的好处:植物性雌激素能够促进阴道细胞的增长和增加阴道分泌物,具有逆转绝经后阴道萎缩的雌激素样作用。因此,许多女性反映,在服用植物性雌激素后,她们的性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因阴道干燥引起的性交疼痛和出血也有所减轻。
对于预防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好处:日本和新加坡的研究表明,大豆对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具有保护作用,富含大豆的饮食还可以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在美国亚裔女性的研究中,豆腐的食用显著降低了绝经前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对绝经后女性也有轻微的影响。在动物实验和离体的乳腺细胞实验中,植物性雌激素被发现会影响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由于雌激素会传递“生长信号”给乳腺组织的细胞,从而导致乳腺肿瘤的发生[369bang.com]。大豆异黄酮被乳腺细胞吸收后,可以阻断人体天然雌激素的作用,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
对于预防其他肿瘤的好处:根据国外研究报道,植物性雌激素对多种癌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并能延长癌症发生的潜伏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移居美国的亚洲人(早期大豆异黄酮摄入量高)的乳腺癌发病率仍然低于美国本土人的原因。除了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植物性雌激素还对直肠癌、结肠癌、卵巢癌、胃癌、肺癌、前列腺癌等恶性肿瘤有抑制作用。一项有意义的试验追踪了144名健康女性和144名乳腺癌患者的尿中排泄的异黄酮含量,发现尿中异黄酮含量低的几乎全是癌症患者,这表明她们的食物中异黄酮含量极低,这类人群的发病率相当于正常人的4倍;而尿中异黄酮含量高的多为健康者。大豆摄入量与癌症罹患率的关系如下:
大豆摄入量与癌症罹患率的关系
国家大豆异黄酮摄入量(毫克/日)乳腺癌罹患率(%)前列腺癌罹患率(%)
日本29.56.03.50
韩国19.92.60.5
中国香港10.38.42.9
中国9.34.7不详
美国可忽略22.415.7[www.369bang.com]
体外研究还发现,异黄酮还对抑制髓性白血病、淋巴白血病细胞、神经母细胞瘤(高度恶性)、横纹肌肉瘤、尤文氏肉瘤细胞发挥作用。
对心血管疾病的好处据调查,美国40〜60岁妇女的冠心病死亡率是日本同年龄组女性的8倍。
日本居民异黄飼平均摄入量为20〜30毫克/天,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的异黄酮摄入量则较低。大豆异黄酮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降低血胆固醇,这是植物雌激素增加了胆酸的分泌、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活性、增加了血液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素水平,降低了胆固醇的吸收。每天摄入25〜50克大豆蛋白,能减少低密度脂蛋白(LDL)4%〜8%,而众所周知低密度脂蛋白(LDL)是对人体有害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已肯定了大豆可以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他们提出:每天食用25克黄豆蛋白,可以减少冠心病的风险。
对骨质疏松症预防的好处植物雌激素(异黄酮)的一个显著作用是抑制骨的吸收。异黄酮可以减少前破骨细胞复制,抑制前破骨细胞酒石酸盐抑制性酸性磷酸酶的生成。它可以直接通过抑制前破骨细胞的分化,或抑制前破骨细胞对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反应来抑制破骨细胞的重吸收功能[微信:yyds2488]。异黄酮也能防止骨的丢失,并能增强降钙素对钙反应敏感性,使其分泌降钙素作用加强,最终可以抑制骨的再吸收,最新的研究表明,600毫克/天的异黄飼与微量的(0.3毫克/天)药物雌激素(0.3毫克/天的药物雌激素本身不能够增强桡骨的骨密度)能够显著增强绝经后妇女的骨密度。研究表明,服用大豆类制品其对骨质疏松的作用可以维持6个月,因此提倡妇女如能经常服用富含异黄酮的大豆类制品,可以减少患上骨质疏松症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