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少生病,健康成长。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往往容易生病。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因为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其器官和组织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力也不如成人强大,因此容易感染疾病。而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看,儿童的许多疾病,尤其是感冒、发烧和咳嗽等,都与脾胃功能受损有关。如果家长能够重视并帮助儿童养护脾胃,那么他们生病的几率将会大大降低,也就不必担心孩子经常需要打针吃药,从而避免药物副作用对健康的潜在影响。
在中医理论中,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说法,以及“痰为百病之源”的观点。脾脏负责运输和转化水分和营养物质,食物中的营养和水分需要通过脾脏的作用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儿童的脾胃较为脆弱,如果食用了寒凉或难以消化的食物,就会损伤脾胃的功能,导致水分和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运输和转化,从而积聚形成痰湿,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痰湿从呼吸道中排出,就是我们所说的痰,这是有形的。而大部分痰湿却会积累在经络和组织之间的通道中,阻碍气血的流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由此可见,小孩子咳嗽、呼吸道感染及感冒发烧等问题,单纯的消炎、退烧、止咳,反而会使痰湿难以排出,加重病情,想要根治,需要通过强健脾胃来实现[www.369bang.com]。
养护孩子的脾胃,要根据小孩子脾胃的特点来做工作,首先,小孩子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完善,吃得过多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脾胃受损,所以家长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数量,尤其是现代社会,孩子根本不缺营养,每餐只需吃七分饱即可,这样会使得孩子的脾胃得到充分的休息,还可以让孩子始终有着强烈的食欲,这对健康很有好处。
其次,脾喜干燥而最怕寒湿,家长在饮食中要注意避免让孩子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和湿气重的食物,冷饮、水果和生菜不可多食,油腻和过甜的食物,都有粘滞的特性,容易伤害脾胃,也要注意让孩子少吃。山药、薏米、扁豆等食物有很好的健脾除湿的作用,可以煮成粥让孩子经常喝一些,脾胃强健了,孩子才不容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