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而不觉疲惫,晚年仍有作为
我们应该注重适量的运动和劳动。在运动时,要注意身心合一。例如,太极拳要求以意念引导动作,即“以神领形,以形带身”。打太极时,心情平和,注意力集中,身体放松,动作连贯,全身协调,虚实结合,呼吸自然。这样不仅锻炼了身体,也锻炼了大脑。
气功更加注重大脑神经的活动,通过“意守”、“放松”、“入静”等练习,调整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影响全身的代谢活动,同时也要注意身与息的协调。
中医认为老年人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现代医学也建议老年人不要进行耗氧量大的运动,如短跑、快速游泳、举重等,以及那些容易引起情绪波动的运动。相反,建议进行快走、慢跑、体操等活动。在进行身体活动时,如果结合深呼吸,效果会更好。[善世堂]
进行一些轻度的体力劳动,也对身体有益。例如,种植花草,培育盆景等,通过科学知识和艺术的指导,使劳动变得有趣。
人生到了老年,有人可能产生垂暮感。在社会面前,出现退缩的思想情绪。针对这些首先要襟怀开阔,退出岗位并不退出社会,保持乐观主义精神。
现代医学的研究认为,老年人不仅人体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在功能上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老年人要认识到老之已至,不作自不量力、争强好胜、感情过度激奋的事情。但是也要认识自己的社会作用,老有作为。[www.369bang.com]
从人的心理需要来说,除了满足生理、健康的基本需要以外,人还必须满足社会成就、自我发展等高级需要,在事业上继续作出贡献。这种需要对老年人也是不能忽视的。
老年人认识到自己在为社会作出努力,而且被社会所欢迎,这对保障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是至为重要的一点。所以社会,家庭都应关怀老年人,帮助他们重获发挥社会作用的机会,满足他们心理上的需要。
譬如鼓励老年人给学校、幼儿园的孩子当辅导员;给图书馆当义务图书员,参加街道工作,排难解纷;参加学会活动,帮助杂志审稿、撰稿等等。这些都既有益于社会,又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值得提倡的。[微信:yyds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