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老年人群血液特性,以降低中风风险
当使用显微镜观察手指甲下的微小血管中的血液流动时,如果血流速度较慢,可以看到许多红细胞会凹面相贴,重叠在一起,这种现象被称为红细胞叠连。这种现象是由物理聚集特性所引起的。
当血流速度减慢时,红细胞更容易发生叠连,即聚集在一起,类似于线轴上的线。而当血流速度加快时,红细胞的叠连现象会分散。
在医学上,红细胞叠连现象被用来测量红细胞沉降速率,简称血沉。健康人的血沉较慢,表明红细胞能够稳定地悬浮在血浆中。
如果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浮力较差,它们就会叠连在一起,单位体积的重量增加,与血浆的接触面积减少,从而导致血沉加快。
血浆中的一些成分也能影响血沉。例如,血浆中的一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对凝血功能有影响,能够促进红细胞叠连,导致血沉加快。在急性感染,如肺炎、肺结核的进展期,血沉都会加快。
因此,医务人员有时会根据血沉的快慢来推断病情的变化。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根据电荷的相同相斥、相反相吸的原理,在正常状态下,红细胞之间相互排斥,因此它们能够在血浆中保持悬浮和分散状态。纤维蛋白原和球蛋白的增加,能够降低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像铜线被绳子串在一起一样聚集,在医学上被称为“缗线状”或成串状的聚集[微信:yyds2488]。
老年人的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会导致血沉升高。中老年人的血沉增高属于生理性变化,但一些感染、动脉炎、胶原疾病,以及一些未被诊断出的隐性疾病,也可能导致血沉增高,因此中老年人的血沉增高需要引起注意。
红细胞压积,又称血球压积,是指一定体积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人类红细胞压积的变化规律是,刚出生的婴儿红细胞压积较高,一岁以后开始下降,成年后上升,60岁后开始下降。男性的红细胞压积高于女性,主要原因是雄性激素能够促进红细胞的增生,而雌性激素则会抑制红细胞的产生,因此男性的红细胞压积高于女性。
青壮年的红细胞压积高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红细胞压积逐渐下降。血液和水都是液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在相同压力的作用下,水更容易流动,血液则不易流动。
这是因为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血细胞、蛋白质、电解质、脂质等,这些物质起着阻碍液体流动的内摩擦力的作用,这种内摩擦力被称为粘度。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凝固性和变形性的科学。
现代医学认为:血液流变学对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红细胞增多、肺原性心脏病等的发病都有关系[善世堂]。
因此有人发现脑中风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会发生一定变化,建议可利用这些变化规律预报中风,减少中风发病。当然这还需要深入研究才能作出正确预报。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脏器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不同程度衰变,血液系统亦有同样的变化。
中老年人由于心脏“泵”的作用不足,使心排血量减少,血流缓慢,血管弹性减退,血液流动性变差,从而使血液粘度增高,特别在急性心肌梗塞,血液粘度增高更为明显。
纤维蛋白原增多纤维蛋白原是一种分子量较大的长链状分子。人体纤维蛋白原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纤维蛋白原的增加分子间互相牵引的作用,使血浆变成两状一样的结构,对液体的流动产生较大阻力。[微信:yyds2488]
因此纤维蛋白原增加,能使血浆粘度增高,还能使悬浮在血浆中的红细胞聚集成缗线或串状。红细胞相互聚集在一起就增加血沉速度。纤维蛋白原在一些中年人疾病中如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冠心病、感染、糖尿病以及血栓形成阶段都会增加。
在中年人血浆成分中,除纤维蛋白原增高外,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增高也会影响血液粘度。
红细胞变形性改变正常人体成熟红细胞是沒有细胞核、形状圆而扁的,平均为7.5微米。
红细胞可因血流速度、血管口径大小不同而暂时改变自身形态,当红细胞要通过比自身周径更窄的毛细血管时,就进行变形,通过毛细血管,供应人体组织氧气。这种变形在医学上称为红细胞变形性。年龄愈高,变形能力愈差。
由于红细胞变形能力衰退,会引起许多疾病,如耳聋、糖尿病、冠心病、智力改变等。
目前国内外正在研究一些改善红细胞变形性的药物,这将对疾病防治、延缓衰老起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