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女性便秘的预防和治疗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大便干硬难以排出。在正常情况下,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剩余的残渣排出体外通常需要24到28小时。如果超过48小时没有排便,且大便干硬,则可视为便秘。
排便动力不足。排便的动力主要依靠四组肌肉,包括横膈肌、腹肌、肛提肌和肠壁平滑肌。由于中老年人的这些肌肉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导致便秘。
消化系统功能减弱。胃的消化能力下降,肠道各段分泌的消化液减少,肠壁平滑肌的紧张度和收缩力减弱,肠蠕动减慢,这些都是导致便秘的原因。
饮食量减少。一些老年人因为消化能力差或牙齿缺失,只能食用稀软易烂的食物,而无法食用新鲜蔬菜、水果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硬脆食品。这些食物不仅不能刺激肠道蠕动,还可能影响大便的形成。直肠缺乏大便充盈扩张的机械刺激,从而导致便秘。
活动量减少。长时间坐着或缺乏运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肠壁扩张,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形成习惯性便秘[善世堂]。特别是长期卧床的病人,便秘问题会更加严重。
总之,引起便秘的原因较多,当中老年人有便秘时,应认真分析,寻找原因,针对病因进行防治。
注意饮食,适当多吃一些粗粮饮食,如小米、玉米做的稀、软饭食,煮得比较软的菜或菜汤、水果或果汁。
可吃些在消化道中产气的食品,如豆类、瓜类、白薯等,多吃些植物油以及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果牙齿的咀嚼功能好,可多吃些粗纤维的蔬菜。
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于全身衰弱或腹肌弱者,应加强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
便秘的治疗尽量少用或慎用泻药或灌肠。停滞在直肠或肛门口处的干燥粪块,服泻剂无效,需用手将大便挖出,方能解除痛苦。
平时可服甘油或石蜡油,每次10-20毫升,每晚一次。一般性便秘,可适当服些中药,如麻仁、苏子粥。将麻仁、苏子各6克,洗净研碎,再用水煮,每日吃一小碗即可。平时早晚可喝一杯蜂蜜水。此外,当有便意时,肛门内可挤入开塞露以促使排便。如因肠蠕动减弱引起的便秘,可用番泻叶3-6克泡服,每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