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如何通过烹饪注意营养摄入
在选择食材时,应注重其营养价值,并将其加工成既营养丰富又符合个人口味的食物,这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烹饪的质量,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
中国的烹饪技艺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早在商朝时期,烹饪技术就已经相当成熟,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针对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通常应遵循“色彩宜人,味道鲜美,多用植物油,少放食盐,主食以蒸煮为主,副食减少煎炸”的原则,这是为中老年人量身定制的饮食烹饪的基本准则。[369bang.com]
从烹饪与营养的关系来看,一般饮食烹饪中的营养需求同样适用于中老年人。例如,大米中的B族维生素在清洗过程中可能会损失四分之一;在一些地区,制作米饭时(先将米煮一次,再捞起蒸煮),B族维生素的损失可高达50%,应尽量避免这样的做法。建议食用面条汤或饺子汤,因为这些食物中保留了30%至40%的不溶性维生素。油条和炸糕虽然美味,但其中的维生素B1几乎完全被破坏,而且如果油脂加热到500至600摄氏度,还可能产生致癌物质。
有些人建议用75%的玉米面混合25%的黄豆面蒸窝窝头,维生素Bl、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PP)则几乎无损失,可以试用。蔬菜的烹调最好用急火,如果炒菜时加点肉汤或淀粉,既鲜美,又对蔬菜中的维生素C具有稳定作用。
肉类食品和烹调一般有清纯和快炒两种。人们知道,老母鸡适于煨汤、童子鸡适宜清炖。如果从保存食品的维生素着眼,清炖损失维生素Bl损失约45%,快炒损失仅为13%,因此,做荤菜时,可尽量采用急火快炒的方法。
骨头做汤时,应设法拍碎并加少许醋,以促进钙的溶解。如上所述,中老年人的饮食烹调,既要讲究营养,又要根据生活习惯、地区风俗、时令季节、劳动强度以及每个人身体的具体情况,分别制定烹调技术要求,切忌千篇一律[善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