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如何确保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饮食?
首先,脂肪是高热量的,摄入过多会导致热量过剩,从而引发肥胖问题。肥胖不仅会影响到行动的便利性,还会对内脏器官和心肺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并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水平升高,进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其次,脂肪的消化过程较为复杂,并且高度依赖于胆汁的辅助。中老年人的胃功能和肝胆功能都有所下降,这使得脂肪的消化变得更加困难。过量摄入脂肪会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并进一步降低食欲。虽然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但也不应过量摄入。
在我国常见的食物中,脂肪主要来源于猪油、奶油、植物油,以及大豆、花生、芝麻等。这些脂肪可以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两大类。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人体所需的,但都不宜过量食用,因为过量摄入对健康有害。
那么,如何实现低脂肪的饮食呢?通常情况下,每天所需的脂肪量应占人体总热量的20%左右。在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的摄入上不应偏食,最好各占一半。具体来说,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而言,每天食用50~100克的肥肉对健康是有益的。
谈到脂肪,就不能不谈到胆固醇。胆固醇是一种类脂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之一,在人体内可谓遍布全身,大约每一千克体重中就含有两克胆固醇,它是人体内不可或缺的物质。人体内的胆固醇绝大部分都是在体内由肝脏合成并储存于胆囊之中,并非主要由食物获得。
长期以来,医学界根据若干研究证实,血液中胆固醇浓度愈高,冠心病发病率愈高。所以,大家都害怕胆固醇增高,而胆固醇在食物中又主要存在于肉、蛋黄之中,因此尽量少吃肉(特别是肥肉、动物内脏和脑花)、少吃蛋黄的中老年人相当普遍。
但是,科学家在近年的更深入研究中,发现了若干新的现象,其中主要的有两点:
胆固醇要在血液中运转,必须和蛋白质结合为脂蛋白[369bang.com]。血液中有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两种,只有后者会沉积在动脉血管壁上形成阻塞,造成血管粥样硬化,而前者作用恰恰相反,它具有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疏通血管,保护心脏的作用。但如何控制或改变这两种脂蛋白的比例,还在研究之中。目前只知道运动员,特别是长跑运动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较一般人高。
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虽只占全身胆固醇含量的7%,但很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