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情绪与心脑血管疾病的联系
心脏不仅仅是一个机械泵,更是一个智能器官;它有自己独特的情绪,也会受到压力、抑郁、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从而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在现代医学看来,“心病还需心药医”仍然具有一定道理[微信:yyds2488]。
不良情绪易伤害心血管
1、愤怒易损伤心脏
当人感到愤怒时,很难确定如何有效地控制愤怒,是要尽情发泄怒气,还是尽量压抑怒火,因为这两种方式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研究表明,权威人士可能会大声抱怨自己未能实现的事情,而女性如果在与伴侣的冲突中抑制自己的愤怒,患心脏病、中风或癌症的风险会增加两倍。愤怒爆发时,血压和心率会急剧升高,持续时间很短,但会增加超过50岁人群中风的几率五倍。
在《心情好,心脏就好》一书中,美国心脏病专家指出,经常情绪失控、易怒和怀有敌意对心脏健康构成威胁,不亚于传统因素如吸烟和高胆固醇血症,而且更容易引发急性心血管疾病。心怀敌意的人往往会轻度抑郁,这会导致体内白介素一6水平升高,这种炎性分子会导致动脉壁增厚,为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此外,一些不明显的愤怒症状,如急躁、易怒、抱怨等,同样会损害健康,因为这些状态与焦虑、情绪低落有关,会使免疫系统受抑制,更容易感染疾病。当人感到沮丧、悲观和冷漠时,体内的复合胺和多巴胺含量会降低,这两种物质是大脑中让人感到愉悦的神经传递物质,这也是为什么有沮丧倾向的患者会感到各种疼痛不适的原因。情绪低落还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疲劳和性功能紊乱。
2、长期压力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持续高度紧张、无法释怀的抑郁和忧伤会导致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分泌大量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引发某些心脏病发作时的症状。
如果长时间处于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会出现慢性压抑现象。医学专家形容:“长期高水平皮质醇会使防御系统失灵,记忆和准确性下降,对入侵物的警觉性减弱,更易疲劳、抑郁,生殖能力下降。”长期慢性压抑会导致血液中葡萄糖和脂肪酸含量升高,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最新研究还表明,压力会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诱发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