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应重视预防跌倒事故
据相关统计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1%的男性因跌倒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因此,预防老年人跌倒成为一个重要议题,需要引起老年群体的关注。
居住环境的安全性也是关键因素。室内家具的摆放不当、卫生设施的不完善、地面不平整以及存在脏水杂物等都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适应能力减弱。老年人活动量的减少导致肌肉力量、弹性和耐受力下降;消化和吸收功能减弱,骨骼中的钙质和软组织减少,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长时间卧床或使用厕所后突然站立,可能导致暂时性脑部供血不足;膀胱迅速排空,可能减少股静脉血液回流心脏,引发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心跳,导致血压下降。这些因素都与眩晕和跌倒有着密切的联系。
慢性疾病对老年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心律不齐、脑血管意外、颈椎病、椎底动脉供血不足、震颤麻痹、低血糖、低血压、急性大出血等疾病,以及不当使用镇静安眠药物,都可能导致跌倒事故。
为了减少跌倒的风险,家居布置应以简洁、便利、实用为原则,家具尽量靠墙放置,确保通道平整,避免在瓷砖或水泥地面上遗留果皮或水渍。
在室内,老年人应穿着布鞋,以防止滑倒。
夜间如厕时,可以使用带盖的便壶,并最好将其放置在床边的高凳上。
厕所采取坐厕,以免蹲的时间过长出现意外[www.369bang.com]。
平时坐卧起身或改变体位时,不要过猛过急。
雨、雪天气,尽量减少外出。步态不稳可以用手杖。手杖头应加上防滑橡肢套,以防滑坡。
老年人饮酒要适量,以免发生意外。
在饮食上多食含钙类物品和维生素、蛋白质食物,如蔬菜、豆制品、牛奶、鱼、鸡蛋、骨头汤等。
积极防治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颈椎病、脑血管疾病、震颤麻痹、消化道疾病等,以减少关于跌倒的诱发因素。
避免服用引起眩晕的药物。尽量不要在下半夜服用安眠药,因早晨起床后,药物还有作用,稍不注意,就很容易跌倒。
此外,平时应锻炼身体,比如步行,可提高心脏功能,增加下肢血液供应量,使腰、腿肌肉坚强结实,延缓肌肉衰老,防止骨质疏松和减缓骨髓退化。常到户外活动,常晒太阳,可促使维生素在体内合成,有利钙的吸收,使骨骼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