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影响孩子成长的六种不良行为模式
由于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尚未完全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因此,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孩子的榜样。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当树立正确的是非标准,避免误导孩子。那么,家长的哪些行为可能会误导孩子呢?
不良行为1:缺乏耐心
工作压力大,回家后面对孩子的吵闹,你可能会忍不住大声呵斥:“怎么总是哭哭啼啼的!别哭了,真是个让人头疼的小家伙!”
提示:一个懂得自尊并尊重他人的孩子,首先需要从成人那里获得尊重。
不良行为2:不避讳冲突
结婚多年,你和伴侣经常在孩子面前为一些琐碎小事争吵不休。
提示:我们的敌对和争吵,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不良的攻击性行为榜样。
不良行为3:过度慷慨[善世堂]
你勤俭持家,不舍得为自己添置新衣,但对孩子的需求却从不吝啬,从不教导他节约。
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得到,不懂得付出。
坏习惯4:不关心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感受到了不被尊重,并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5:不认错
你的孩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从不把话收回。
提醒: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坏习惯6:爱抱怨
朋友爽约,你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以后别再理他了。”
提醒:你让孩子看到,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