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性格内向且胆怯[善世堂]
尊敬的老师,我的女儿即将满六岁,她似乎总是与大多数孩子不同。其他孩子都能轻松地与同伴们和睦相处,一起游戏,但她却显得孤僻、胆小,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也不愿意进入陌生的环境,更倾向于独自一人。特别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她会表现出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显得既孤单又脆弱,这让我非常担心[www.369bang.com]。尽管我尽力去鼓励她,她偶尔会有些许反应,但我并不希望她总是依赖别人的鼓励,而不能独立面对生活中的挑战[369bang.com]。我越来越难以接受她这样的性格。
亲爱的家长,通常情况下,五六岁的孩子在面对陌生环境时表现出一定的退缩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然而,对于那些有退缩行为的儿童来说,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可能难以适应新环境。如果不加以注意和干预,这可能会长期影响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工作、婚姻以及教育子女的能力。
性格孤僻、退缩的儿童天生就比较喜欢安静,喜欢独处。如果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生活在一个过于安静的环境中,照看者又比较沉默寡言,尤其是由老人带大的孩子或者全职妈妈在家照顾的孩子,他们可能会缺乏尝试新事物的机会。当这些孩子进入新环境时,他们对新鲜刺激会特别敏感,自我保护意识更强,显得非常拘谨,不愿意与人接触。
如果父母总是把孩子留在家里独自玩耍,不让他们与其他孩子交流,或者对孩子过度溺爱,过度保护和迁就,这也可能导致孩子难以适应新环境。
在此情况下,要求孩子马上直面新环境,勇敢活泼地冲到小朋友中间自然是不现实的,要知道,胆小孤僻的孩子适应环境的过程是非常艰难而缓慢的,父母要做好长期的心理准备。
建议父母先在家里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在家里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不断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自己刷牙,自己吃饭,自己关电视,自己洗袜子,自己收拾玩具。刚开始时,父母可以帮着多做一些,渐渐地,让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做,让孩子丢掉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拐杖”,学会独立行走,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体验,孩子会更渴望向外探索和展开交往。
父母要多发现机会,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应多带他们外出,接触各种环境,即使有孩子不敢做、不爱做的事情,家长也鼓励他尝试着去做第一步,哪怕向前一点点迈步,也是不小的收获5比鼓励还重要的是,家长要时常把孩子鼓起勇气的事如数家珍地说出来,让孩子总能感到自己的成就、父母的期待,对孩子继续努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家长说这样的一个孩子,心里不能接受。事实上,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一个顺随孩子天性,一点点引导孩子的过程,不是父母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就期待他是那样的孩子,不符合我们的理想就很难过。即使父母的期待再好,也不如接纳孩子此时全部的现状对孩子更有帮助。当父母不接受孩子的个性特点时,父母对孩子的心已经关闭上了一部分,而孩子的内心也会因此而更封闭。
敏感、内向、退缩的孩子往往有相应个性的父母,越敏感就越退缩是不成熟的个性,真正的强者是越敏感就越好奇、越开放,这样才能得到更丰富的生命体验,对于新鲜事物不畏惧,才能更适应社会生活,内心也更快乐宁静。要想孩子的内心开放,父母内心要更开放,心灵更敞亮,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的真心,才会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充满活力。真心使亲子情感融洽,与外界也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