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症[369bang.com]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岁以上的男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仅为5%,而女性则高达22.2%。在40岁以上的各年龄段中,女性的发病率普遍高于男性。
女性的骨质含量低于男性,因此40岁以后骨骼的变化对女性影响更为显著。
女性在进入更年期后,骨骼变化加剧。
中年以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保护骨骼的能力减弱,骨质开始变得疏松[微信:yyds2488]。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密度逐渐且稳定地下降,骨骼对外力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骨折或出现腰背及四肢关节疼痛。
可以说,骨质疏松是骨骼老化的一个标志。尽管在未发生骨折时,骨骼外观可能没有明显变化,但在X光片上可以观察到骨密度减少。70至80岁人群的骨密度大约只有青年人的50%左右。
实际上,骨密度降低和骨质疏松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当一个人出现身高缩短、驼背或因跌倒导致的一般性股骨颈骨折时,骨质疏松可能已经持续了几十年。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将骨质疏松症与老年女性联系在一起的原因。
实际上,骨质疏松症从30岁或40岁就开始了,只是在更年期或更年期前症状会加剧。作为中年女性,应当对这种疾病有充分的认识,注意保养,并尽可能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她们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也随之增加,这意味着性别是影响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一个因素。然而,仍然有其他因素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包括可以控制的因素,如饮食,以及无法改变的因素,如遗传。
亚洲人与非亚裔美国人相比,前者更易患骨质疏松症,如果本家族中,母亲或祖母有骨质疏松症的家族史,那么患病的机率也会增加。目前研究人员还不清楚骨质疏松症如何在一代人与另一代人之间传递,但有研究资料表明,一种维生素D基因与此有关。
研究表明,维生素D有多种受体,有的与破骨细胞有关,有一种则与成骨细胞有关。遗传了某种维生素D受体的女性也许更容易发生这种病症。
若饮食中摄入的钙质少,同样易导致骨质疏松症。钙是骨骼的主要成分,若不能获得足够的钙质,新骨质的生长就无法与旧骨质的退化相平衡,当后者超过前者时就会发生骨质疏松。
吸烟女性患病的机率增高,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未明了,但专家们怀疑是由于吸烟加速了雌激素代谢,使得雌激素量不能满足骨骼发育的需要所致。
肥胖的妇女与体重较轻的妇女相比,似乎前者骨折的可能性小。可能是因为多余的体重刺激了骨骼的发育。另外,肥胖女性脂肪储存较多,脂肪能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因而就有更多的雌激素供给骨骼发育。
曾经节食又恢复食量的女性和饮食不正常的女性易发病。因为这部分女性缺乏正常的营养。
因饮食失常而出现闭经的女性易发此病,闭经意味着雌激素水平下降,这些女性体内的雌激素达不到刺激骨骼生长的水平。
某些疾病和药物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如肝病、癌症、风湿性关节炎等,使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会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