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功能较弱,应如何通过饮食来保护心脏
许多老年人患有心脏病,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对于心脏病,患者自身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饮食方面需要格外小心。合理的饮食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那么,对于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来说,有哪些饮食上的注意事项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心脏病患者有所帮助[善世堂]。
心脏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心脏病患者的心脏承受不起太大的伤害,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饮食。心脏病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兴奋性药物,包括辣椒、生姜、胡椒、烟、酒以及过量饮用浓茶。此外,服用咖啡因、苯丙胺等兴奋剂也会给心脏带来负担。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佳时,尤其需要注意[微信:yyds2488]。同时,应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以防止出现水肿。
在饮用液体时也应注意:一次性大量饮用水、茶、汤、果汁、碳酸饮料或其他饮料,会导致血容量迅速增加,进而增加心脏的负担。因此,饮用液体时不应过量,最好一次不超过500毫升。如果需要多喝水,应分成几次饮用,每次少一些,间隔时间更长一些。
对于心脏病病人来说平时不宜吃得过多,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适当限制蛋白质和热能的摄入。心力衰竭时,每日蛋白质可控制在25~30克,热能600千卡;2~3日后,蛋白质可加至40~50克,热能1000~1500千卡。等到自己的病情好转后渐增蛋白质和热能,也要注意不能太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通过介绍我们得知,对于心脏病患者的饮食要注意的地方是很多的,可以对照上文的介绍看看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如果有不良的饮食习惯的话那就一定要控制了。希望心脏病的患者朋友能够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合理的饮食,并且注意自己的心态要端正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