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安全感的幼儿——怕生人
Q:我的女儿即将三岁,在家中她表现得非常活泼,能言善辩,但只要外出遇到不认识的人,她就会躲闪和藏匿,不愿意正面面对他人,无论我们如何劝导和教育,她都不愿意改变。请问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家长您好,许多孩子在社交场合中会展现出两种不同的行为模式。在安全且熟悉的家中,在他们最信赖的成年人身边,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但在陌生人面前或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往往会显得较为胆怯和退缩。这是孩子在安全感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表现。
三岁左右的孩子用说服教育讲道理,孩子不是听不懂,但相对于孩子的天性来说,恐怕还是为时过早,因为孩子对许多社会性的礼节还不很熟悉,对于道理中的推理也不会按照大人的逻辑去接受[微信:yyds2488]。如果强求孩子接受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孩子会感到不安全,甚至感到很恐惧。即使在幼儿园学到了许多礼貌的知识,面对每天都会见到的邻居,孩子仍然会想不到将曾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环境中去。
家长之所以对孩子有期待,是因为孩子在家里表现很自然,就顺理成章地认为孩子在外面也应该做到这样。的确,孩子有做好的可能和前提,但需要更多的锻炼的机会,否则,孩子就算在家里再自然、再活跃,也还是对外面的环境有恐惧感。建议家长经常带孩子到外面参加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同事聚会、亲戚之间的相互走动、亲子俱乐部的活动等,这样,孩子就不会太认生了。此外,性格敏感、对交往环境挑剔的孩子真的很需要家长的鼓励,而不是批评和指责。
孩子一碰到陌生人或者新环境就哭的状况,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所以,那些经常有机会和小朋友一起玩,或者经常有机会去接触陌生面孔的孩子,对于新环境和陌生人的适应能力就逐渐得到锻炼。虽然刚开始见到陌生人也会不理不睬,但是很快就和别人玩熟了。一句话,多练习就能摆脱胆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