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在夏季进行体育锻炼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夏季气温较高,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皮下毛细血管的扩张,增强机体的散热能力,并提升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那么,在“夏练三伏”期间,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
首先,应该选择穿着棉质的服装。棉质材料的透气性和吸汗性能优于化纤材料,穿着浅色衣服可以减少热量的吸收,使人感觉更加凉爽。在夏季进行运动时,穿着浅色的棉质服装最为适宜,而且服装款式越宽松,散热效果越好;颜色越浅,越不容易吸热。
其次,由于夏季人体能量消耗较大,在进行运动时需要控制好运动的强度,不宜持续过长时间,也不应突然增加运动强度,以预防中暑。夏季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等应根据个人的体力、运动基础和生活习惯来合理安排。对于体质较好且有锻炼习惯的人来说,锻炼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般每次60分钟较为适宜;而对于体质较弱或缺乏锻炼习惯的人来说,锻炼时间应相对缩短,一般每次20到30分钟比较合适。
夏季运动出汗多,盐分丢失最大,易发生抽筋等现象。及时补充水和盐分非常重要。在运动前、中、后都要补水。运动前补水500毫升左右,运动中每隔20分钟补充淡盐水,20毫升左右[www.369bang.com]。补水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小口慢喝。补水时最好是补充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运动饮料。运动后也应及时补充水分,但不宜一次喝得太多,狂饮会增加心脏的负担。水温不宜过低,更不要在锻炼后大量进食冷饮,否则轻则可引起消化不良,重则会导致急性胃炎。
锻炼后,很多人喜欢用冷水冲脸、洗头乃至淋浴,这是不恰当的。人体充分运动后会大汗淋漓,全身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浇身,会引起感冒。且冲凉并不能帮助肌肉放松,反而会使肌肉更加紧张。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宜高于体温1——2℃。
夏季紫外线强烈,人体皮肤长时间受阳光照射,可发生轻度灼伤,还可能影响视力。因此,夏季锻炼,应避开太阳辐射最强烈的时间(10时至16时),选择早、晚日照较弱的时间或在背阴处进行。老年人、有慢性疾病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高温时间段不宜到室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