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蔬菜怎么办
孩子不爱吃蔬菜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们通常会感到焦虑,担心孩子的营养不足会影响身体发育,但孩子的抗拒让家长们感到束手无策。这时候,建议家长们运用一些心理学的方法和知识,通过“同理心”来理解孩子的感受。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思考,为什么他们不喜欢吃蔬菜?
孩子不吃蔬菜通常是有原因的。可能是蔬菜本身的问题,比如蔬菜太老、口感不佳,或者有奇怪的味道;也可能是家庭或父母的问题,比如选择的蔬菜种类有限,或者父母自己就不喜欢吃蔬菜,甚至无意中对孩子说了某些蔬菜不好吃的话。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逐一排除上述原因。
每个孩子不爱吃蔬菜的原因可能都不同,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来了解。可以温和地询问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吃蔬菜,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
如果孩子吃蔬菜感到痛苦,那么他们就会强烈拒绝。如果家长能够创造出“吃蔬菜的乐趣”,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比如,改变蔬菜的烹饪方式,搭配孩子喜欢的鲜艳色彩或图案,或者将蔬菜剁碎做成肉丸,或者通过游戏和竞赛的方式与孩子一起吃蔬菜。总有一些方法可以尝试。
蔬菜种类繁多,包括豆类、根茎类、茎叶花类、瓜茄类等。如果孩子只是不喜欢某些蔬菜,可以尝试更换同类的其他蔬菜,比如用黄瓜代替丝瓜,用菠菜代替菜心。
对于那些因为小时候被蔬菜卡喉咙的经历而排斥蔬菜的孩子,可以先从纤维较少的蔬菜开始,并注意切得小一些、碎一些。
在切蔬菜时,要尽可能切得有特色,让孩子喜欢,而不是总是方块或长条。比如,胡萝卜可以切成车轮状,冬瓜可以切成多种形状,青菜的梗可以划成几条连在一起,像章鱼的脚。孩子对形状特别敏感,蔬菜形状各异又好看,能极大地促进食欲。
在烹饪时,应充分考虑蔬菜的颜色,尽可能搭配得鲜艳一些,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到“秀色可餐”。比如,白萝卜丁与青豆、嫩玉米、黑木耳炒在一起,颜色对比鲜明,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兴趣;豆腐、丝瓜、西红柿煮汤的颜色也非常吸引人。色、香、味是评价菜肴的重要标准,色是放在第一位的。菜肴的颜色对引起食欲有重要作用,如果颜色暗淡,即使味道再好,孩子也可能不喜欢。
合理烹饪的目的是保持蔬菜的颜色和口感,引起孩子的食欲。基本方法包括氽法、荤素合一法等。
在吃饭时,可以巧妙安排上菜顺序。当孩子从幼儿园或学校回家时,他们通常会感到饥饿,这是引导他们吃蔬菜的好机会。如果先端上蔬菜,孩子因为饥饿而更容易接受。如果先端上荤菜,孩子吃饱后可能就不想再吃蔬菜了。在外出就餐时,也可以要求服务员先上蔬菜。
如果孩子不喜欢吃熟蔬菜,可以尝试给他们吃生蔬菜,如西红柿、水萝卜、黄瓜等,可以做成凉拌菜[善世堂]。当孩子不喜欢吃熟蔬菜时,可以适当吃一些生蔬菜。
总之,家长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技巧来激发孩子对蔬菜的兴趣,让他们愿意尝试和接受蔬菜。
想让不爱吃蔬菜的宝宝接受蔬菜,妈咪应该尽量变一些花样[www.369bang.com]。宝宝大多都喜欢吃带馅的食物,对于不喜欢吃蔬菜的“铁杆”宝宝,妈咪一定要多动脑筋变化蔬菜的烹煮方式,如将胡萝卜等根菜类做成签或丝状或磨成酱泥,加入肉馅中作成小水饺、小包子、小馅饼或小馄饨,或把蔬菜添加于汉堡的碎肉中,制成汉堡包或其它食物。不但宝宝爱吃,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大人们也一样爱吃。
父母以身作则
父母挑食偏食的习惯,常常会影响到孩子,因此父母要尽早克服挑食偏食的习惯,带头吃多样化的食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饭时积极带头多吃蔬菜,并做出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切不可在宝宝面前随意议论什么菜不好吃或自己不爱吃什么蔬菜之类的话题,以免对宝宝产生误导。
从小让宝宝爱上蔬菜
蔬菜不仅只是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它还能在咀嚼中给宝宝提供丰富的口感体验。国外饮食心理方面的专家研究认为,蔬菜鲜脆、辛烈、清苦等诸般滋味,与幼儿日后形成良好的性格及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拒绝蔬菜的幼儿往往有不愿意接受周围环境的倾向。一般而言,幼年时对食物的种类尝试得越多,成年后对生活的包容性就越大,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这一点对于我国更为有意义,因为我国的饮食以丰富多彩而著称。因此,父母不可在孩子吃蔬菜的问题上听之任之。
告诉孩子多吃蔬菜的益处
不误时机地告诉宝宝多吃蔬菜有什么好处,不吃蔬菜会引起什么不好结果,并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故事让宝宝知道,多吃蔬菜会使他们的身体长得更结实,更不容易生病。
不强制孩子吃不喜欢的蔬菜
避免宝宝日后不吃蔬菜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在1岁以前就让他们品尝到各种不同口味的蔬菜,打下良好的饮食习惯基础。一些有辣味、苦味的蔬菜,不一定非强制宝宝去吃,包括味道有点怪的茴香、胡萝卜、韭菜等,以免严重地伤害宝宝的心理。
从兴趣入手培养孩子喜欢蔬菜
不要为了让宝宝吃蔬菜,妈咪就轻易地给他们许愿,这样会使他们更认为吃蔬菜是一件很苦的差事。正确的做法是培养宝宝对蔬菜的兴趣,对蔬菜产生唯美的感官认识。儿童心理专家认为,乡下的孩子几乎很少有厌吃蔬菜的现象,就与从小形成的这种意识相关。妈咪可通过让宝宝和自己一起择菜、洗菜来提高他们对蔬菜的兴趣,如洗黄瓜、西红柿或择豆角等。吃自己择过、洗过的蔬菜,宝宝一定会觉得很有趣。
让孩子多参与做菜
先带宝宝去购买他们不喜欢吃的蔬菜,回来后给他们择菜的机会。这样,等饭菜做好后宝宝会特别关注有自己参与的这顿饭,为自己能帮妈咪做菜感到自豪,尽可能地多吃。妈咪也可每次烹调完蔬菜,有意识地让宝宝帮忙做点什么,如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帮着端菜,以此鼓励他们闻蔬菜的香气。这样,有助于培养宝宝的尝试蔬菜的欲望。
激起孩子好奇心
妈咪在装有宝宝不喜欢吃的蔬菜盘底下,贴上一张很可爱的粘贴画。然后告诉宝宝,如果把这盘菜吃光了,就会在盘底发现一个秘密。这样,会使宝宝很好奇,尽管眼前的饭菜他们不喜欢,但也会尽力去吃。经常变换这些小“花招”,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就把蔬菜快乐地吃了进去。
玩打仗游戏
如果宝宝喜欢玩打仗,上餐桌后可把他们不喜欢吃的蔬菜比做敌人,让宝宝赶快把它“消灭”。这样的话宝宝一听便会来劲头。接着,妈咪可以根据蔬菜继续编故事:“这块菜是敌人的司令,把他消灭了再端敌人的老窝—喝汤,吃光了这些菜你就胜利了。宝宝会为取得胜利很快地投入到进餐中,不过,这样的游戏要经常变换花样,避免宝宝厌倦。
用搭积木调动积极性
宝宝都喜欢搭积木。因此,宝宝每吃一口,妈咪就给他一块积木,等他吃完,所得到的积木便能搭一座城堡了,这样会调动宝宝吃蔬菜的积极性。
让宝宝猜猜蔬菜的做法
虽然妈咪心里想着让宝宝多吃一点,可脸上却要不露声色。先神色自然地和宝宝说些非常有趣的事儿,根本不提吃菜的问题。即使提也只限于“这菜的味道真好,你猜猜是怎么做出来的?”之类的话。于是,宝宝便会不停地猜呀猜,从中感到乐趣,心里留下愉快的记忆。这样,就会使他们一点儿都不觉得吃自己不喜欢的菜是件讨厌的事。
吃光盘中蔬菜才可吃喜欢的食物
宝宝上餐桌后不吃蔬菜,妈咪可把他们最喜欢吃的食物放在一个小盘子里,并说只有把盘里的蔬菜吃光了才可以吃喜欢东西。通常,宝宝为了能吃到喜欢的食物,只好把盘里不喜欢的蔬菜吃光。这样,有助于宝宝突然发现讨厌的蔬菜并不那么难吃,变得逐渐爱吃起来。
宝宝做得好时及时鼓励
对宝宝不爱吃或从未吃过的蔬菜,让宝宝尝一尝。虽然宝宝可能仅尝一点点,但这样能让他们发现更多喜欢吃的东西。宝宝做得好妈咪一定要及时赞扬和鼓励,同时拿出一件小礼物,让宝宝获得意外惊喜。过几天妈咪要求宝宝再多尝一点,逐渐增加量,由此使宝宝逐渐接受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