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具备了一定的咀嚼能力后,许多家长仍然倾向于用果汁代替果肉来喂养宝宝。很多家长觉得果汁更加方便,而且似乎更容易被宝宝吸收。但是,给宝宝喝果汁真的像许多妈妈想象的那样有益吗?实际上并非如此,给婴儿喝果汁仍然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给宝宝喝果汁是为了补充维生素
根据国际期刊《儿科肥胖》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有三分之一的儿童饮用过量的果汁,这已经对他们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增加了肥胖和蛀牙的风险。研究人员指出,许多家长给宝宝喝果汁是为了补充维生素,但实际上果汁中的维生素含量并不多,反而含有大量的糖分,这会影响儿童的体重,导致牙齿问题,并增加其他健康风险。因此,家长应该培养宝宝直接吃水果的习惯,而不是依赖果汁。
误区二:给宝宝喝果汁更方便
半个西瓜可以榨出三杯果汁,但是吃半个西瓜和喝三杯果汁哪个更不容易引起腹胀呢?通常我们吃一个苹果就感到饱了,但是四个苹果只能榨出很少量的果汁,即使喝完也不觉得饱。因此,给宝宝喝果汁很容易导致过量摄入。果汁的能量高于水果,而且在控制摄入量上不如水果方便,因此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增加肥胖的风险,这在儿童中尤为明显。
误区三:果汁与果肉只是液体与固体的区别
水果和果汁的区别不仅仅在于一个是“固体”,一个是“液体”。实际上,水果中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含量都比果汁要高得多。在制作果汁的过程中,水果会被捣碎或压榨,这会损失其中的纤维素和容易被氧化的维生素C。此外,通过高温灭菌方法制作的果汁,其营养成分流失更为严重,维生素C几乎完全消失。相比之下,果肉更能控制宝宝食用的量,而且宝宝吃水果还有很多好处。
选择果肉 因为水果能锻炼咀嚼
吃水果能够锻炼宝宝的咀嚼和咽能力,榨汁则损失了维生素C和纤维素,而且经常喝果汁不利于宝宝的咀嚼和吞咽能力的训练。等到宝宝慢慢长大了,也要啃咬水果来锻炼咀嚼能力。
所以,当宝宝初萌小牙的时候,妈妈们不妨尝试一下像苹果这样的水果,让宝宝锻炼咀嚼能力,这对宝宝日后长一口漂亮的好牙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果汁,则没有这个作用了。
选择果肉 别让宝宝养成重口味
婴儿就没有味觉吗?当然不是。婴儿出生时味觉发育已经非常完善。婴儿出生两个小时就能分别出无味、甜味、酸味、苦味和咸味。4-5个月龄婴儿对食物轻微的味道改变已经很敏感,能区别食物的味道。一般婴儿喜欢原味的食物,幼儿后对食物产生个人的偏爱,所以婴儿的食物应该保持原味,不要随便加糖、盐或其他调味料。因此,尽量给小宝宝选择白开水、矿泉水或者纯净水作为常规饮料[369bang.com]。
1岁以内是养成宝宝饮食习惯的最初极端,尽量不要给宝宝喝任何形式的果汁,如果要给宝宝喝果汁,那么也应该6个月之后给少量的自榨果汁,或直接给果泥。1岁之前最好吃水果或者自己家榨的果汁,不要选择市面的任何果汁。
让宝宝养成进食原味食物的习惯,对预防偏食、挑食以及预防龋齿、肥胖等疾病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