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身高能否通过后天努力得到改善
孩子在成长发育的阶段,父母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身高并不突出而担心孩子也会长不高。那么,这是否是真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遗传因素确实对孩子的身高有很大影响,大约占70%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身高不高,孩子就一定长不高。人的身高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营养、运动、睡眠、生活环境等后天因素对孩子的身高影响占30%-40%。因此,如果父母身高较矮,就不能忽视后天因素的作用。
首先,要抓住孩子的快速增长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两个生长的高峰期,一个是婴儿期(0-1岁),另一个是青春期。婴儿期是生长速度最快,也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幼儿期和儿童期的生长。此外,每年的五六月是孩子一年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家长们要想让孩子长得更高,就必须利用好这段时间,充分发挥后天因素的作用。
其次,要注重营养的均衡摄入。
这个营养的摄入要从母体里就开始计算,母亲在妊娠期间应保证营养供给。刚出生的婴儿尽量母乳喂养,以后在不同的生长期,都应供应足够、合理的营养食品[微信:yyds2488]。应重视平衡膳食,不挑食,荤素搭配。
三、积极运动
在保证营养供给充足的前提下,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最有效的方法。虽然运动本身并不能使遗传预定的身高增加,但是运动可以促进遗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促进骨的生长,使骨骼变长、变粗、骨密度增大。而且增加室外活动能得到较长时间的阳光照射,有利于钙的吸收,也可促进身高增长[www.369bang.com]。
四、保证充足的睡眠
促进人体长高的激素—生长激素,在睡眠状态下的分泌量是清醒状态下分泌量的3倍左右,所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长高。而且晚上10点至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分泌高峰,一旦晚睡错过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所以最好让孩子在晚上10点前入睡,保证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