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路感染患者应避免以下不良习惯:
1. 睡前不宜饮用牛奶。由于肾结石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钙盐,尿液中钙浓度过高是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睡眠时,尿量减少,尿液浓度增加,钙的浓度随之上升。牛奶中钙含量高,饮用后2-3小时正是钙质通过肾脏排泄的高峰期。若在此时处于睡眠状态,尿液进一步浓缩,钙质通过肾脏的量增多,增加了结石形成的风险。因此,易患结石的群体应避免睡前喝牛奶,建议在睡前4小时前饮用。
2. 过量摄入糖分是大忌。食用糖分后,尿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以及酸性都会增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更容易形成结石。
3. 应限制摄入富含草酸钙的食物。在我国,草酸钙结石是尿路结石的主要类型[微信:yyds2488]。如果摄入过多的草酸盐,会导致尿液中草酸钙过饱和,多余的草酸钙晶体就会从尿液中析出,形成结石。食物中草酸盐含量较高的包括菠菜、芦笋、核桃、甜菜、巧克力、豆腐、牛奶、榨菜、海带、芝麻酱、猪脑、虾皮等,食用时应注意适量。
不要过量摄如动物性蛋白、脂肪。经常过量食用动物内脏如肝、脑、肾等高蛋白饮食,会在体内生成较多的草酸和尿酸,并能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而摄食过多的脂肪,则可增加尿中的草酸盐,会增加泌尿结石的发病率。
经常吃豆制品容易得尿道结石。因为豆腐、干豆类食品含有丰富的嘌呤,也会导致尿酸上升,形成肾结石。
服用药物要谨慎。某些治疗胃病的制酸剂含高量的钙,过量或长期服用易引起结石的发生。其他药物如磺胺、乙酞哇胺、氨硫腮、索米痛片和四环素等均容易引起尿结晶而引发结石,服用前应咨询医生,尽量选择其他可以替代的药物。
不要经常喝咖啡。摄入过量的咖啡因能增加尿液中钙的含量,患肾结石的风险也随之增加。